财经日报(170614)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6-14         点击量2039

  财经新闻

  1. 楼市观察:限售城市或超50个 新房转手料需等四五年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种卿)走过限购限贷的传统线路,多地楼市开始探索针对销售端的调控手段,或直接限制销售价格,或为房屋“转手”设置时间门槛。在业内人士看来,楼市调控已迈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时代”,未来实施限售城市或超过50个。

  始于今年3月的限售政策,迅速成为全国楼市调控的主流,甚至出现了“一日三地”齐限售的情景。5月20日,长沙、无锡、嘉兴三地相继出台限售政策,进一步加强楼市调控力度。

  长沙在继续加码限购的同时,首次提出在限购区域内购买的商品住房,需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方可上市交易;与之类似,嘉兴对在市区范围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新购买住房,取得不动产证未满2年的不得上市交易;相比之下,无锡则细分了单位购房和个人购房的限售年限,居民家庭购买住房在取得不动产证2年内不可转让;法人单位购买住房3年内不可转让。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包括成都、厦门、福州、青岛、杭州、广州、珠海、惠州、承德、保定、北海、南宁、张家口等超过36个城市,历史上首次启动了买房后一定年限限制出让的楼市调控政策。

  尽管都是限售,但各地在政策细节上的考量却略有不同。

  首先是限售年限的差别,记者梳理发现,大部分城市限售政策均要求新购商品房在2-3年内不得转让,且前提都是在限购的区域内;而保定白沟新城则将禁售期定为5年,时间较长。

  其次,在限售对象方面,杭州明确限售对象仅为企业,提出企业购买杭州限购区域住房需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保定白沟新城等地政策限制的是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广州、无锡则对居民和企业售房设置了不同的“禁售期”;当然,多数城市的限售政策则面向的是全部住房交易对象。

  “未来在这些城市买新房,或许要在4-5年后才可出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由于限售城市很多还是以新房交易为主,从签约到拿到不动产证普遍需要一两年时间,加上2-3年的禁售期,“转手”周期明显被拉长。

  “事实上,限售就是楼市的‘去杠杆’政策,使得购房者必须要以自用为目的配置资金。否则按照4-5年的交易周期,已经不太可能吸引高杠杆的高成本资金进入。”张大伟直言。

  即使现在在限售城市购买新建住宅,可能最早也要到2021年才可能再上市交易。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限售明显打击了投机投资需求,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属性,影响了炒房者短期获利的可能性。“对于加杠杆的投资者来说,风险越来越大”。

  短期投资风险增加,反过来看,对准备长期持有的刚需购房者却是利好。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就表示,限售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发展,未来真正有需要的购房者才会买房,有利于楼市长期平稳发展。

  按照此前惯例,各地调控政策大多会以一线城市为导向,然而,限售政策却多出现在三四线城市。

  “在三四线城市,一些房屋售出后,既不出租、也不自住,就直接空置等待转手。通过限制住房交易,能够防范此类住房不断被转让。”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中新网记者,而大城市则较少出现此类情况,即便是投资性购房也会考虑出租,房屋利用效率更高。“因此,大城市不会盲目采取限售或者说限转的做法”。

  另一方面,由于一线城市购买力外溢,促使这些三四线楼市逐渐升温,限售举措的及时出台,也对抑制炒房需求有积极作用。

  从统计局此前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可以看出,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已超过一二线城市。4月份,70城房价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前十位的城市,分别为唐山、蚌埠、宜昌、北海、沈阳、扬州、金华、昆明、西安、韶关,最高涨幅为2.6%,几乎被三线城市包揽。

  “相比往年,本次调控周期最明显的是增加了限售+限商。”张大伟说,当下一线城市主要特点是限制商办项目购买,北京、上海等地全面收紧;而对其他城市来说,限售的范围越来越大,预计将快速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后续可能会超过50个城市执行限售。

  在张大伟看来,楼市“减法”已做到极致,调控迈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时代”。

  2. 金融时报:本次MLF操作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坚持

  央行“放水”了吗?这个问题正成为当前金融业界乃至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此次讨论缘起于近期央行的一次操作。6月6日,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市场投放4980亿元,保持利率不变。消息一出,“央行大放水”、“央行撒钱”等博人眼球的题目便充斥着各类自媒体。

  这种流行在微信“朋友圈”等的评论很快引发了观点争锋。连日来,多个金融论坛、大量专业分析报道将话题聚焦于此,展开激烈辩论。而之所以会引发辩论,关键在于上述观点无视政策背景,更罔顾此举内在的逻辑。

  首先,央行本次MLF操作更多着眼于对冲到期操作,旨在避免过大的流动性风险,而非大举投放流动性。只看投放而不顾其他,显然有失偏颇。

  尽管上周4980亿元1年期MLF操作超过了上周到期量2243亿元,但本周五还将有2070亿元MLF到期,届时,通过对冲4313亿元到期MLF资金后,实际新增资金为667亿元,这是净投放数量。与此同时,上周公开市场共有4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开展逆回购共4600亿元,通过逆回购操作的净投放为负数。由此可见,称4980亿元MLF为“天量投放”者无疑是混淆视听。从当前的形势看,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货币净投放,难言宽松。

  其次,从中长期角度看,央行此次操作并未改变内在逻辑。

  诚然,6月份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净投放,并对逆回购操作期限组合进行了调整,目的是释放流行性。

  此举的原因不难理解。众所周知,在商业银行年中考核的压力下,历年6月份都是市场资金紧张、资金价格最容易激升的窗口期。今年更是叠加了多重压力,包括6月份银行体系的自查将结束、美联储加息预期等,而这些压力事件料将引发市场紧张情绪。因此,本次MLF操作正是给市场释放一个信号,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态度的坚持,是对市场压力和紧张情绪的缓解。

  换个角度观察,此次公开市场操作也可看成一次在守住安全底线基础上的压力测试。3月份以来,金融监管力度加大,明显撼动了市场机构,对监管强化的适应、试探和预期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波动。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监管加强的逻辑本身不会发生变化,但也会就此进行适应性微调。

  毕竟,无论如何,本轮监管加强的目的仍是实现有序监管,确保安全底线,而非使市场无所适从的“强硬高压”。因此,适时补充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于稳定市场运行和稳定流动性预期也是必要的。

  再次,央行缓解流动性压力,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

  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在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利率会有所抬升,企业贷款压力也将攀升;另一方面,债券发行利率的持续上行也导致企业发债不得不支付更高成本,直接融资成本和门槛都将有所提高。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黄文涛等多名分析师就表示,监管升级“从短期来看提高了融资成本,尤其在利润增速回落、PPP融资规范背景下,企业融资意愿有所减弱”,为缓解这一状况,本次“呵护”流动性之举,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

  总之,背离货币政策的基本定位,罔顾事实背景和政策逻辑而误导舆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探索货币政策“不松不紧”的最佳临界点,强化金融监管协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等政策目标,绝非能一蹴而就。不仅是金融业,监管层本身也在“压力测试”中谨慎摸索,互相配合。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严监管的积极作用,同时不能忽视金融业流动性压力可能带来的风险增加。

  3. A股国际化步伐加快 对接MSCI追求水到渠成

  每逢6月,A股市场能否纳入MSCI的讨论就热起来,连续四年,年年岁岁话题相似,但岁岁年年情景不同。相较往年,今年的A股市场心平气和地等待着一周后揭晓的结果。

  这是A股市场第四次面临MSCI“大考”。此前的三年,MSCI曾屡次决定暂不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从股市的反应来看,与去年5月底至6月初不少相关概念股纷纷走强不同,今年的A股市场表现平淡,MSCI相关概念股的走势波澜不惊,由于此前三次均告落空,对于今年第四次MSCI考核,市场投资者的关注度、敏感度显然有所下降。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股票市场,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将A股纳入MSCI指数不仅仅是中国的诉求,也是让MSCI指数真正具有全球代表性的重要一环,任何没有中国A股的国际指数都是不完整的。如果本次A股市场最终能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显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国内股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即便再度被婉拒,也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化、法治化方向。

  过去几年,A股国际化步伐加快,从持续放宽QFII额度,对相关税收条款进行完善,到推出停复牌新规,缓解国际资本疑虑,再到启动沪港通、深港通的互联互通创新机制,解决了海外机构投资者担心的投资便利性和资本流动问题。中国资本市场从健全市场基本规则出发,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及配套资源建设,在“炼好内功”的同时,A股对海外资本的吸引力也大大提升。所以,我们也看到了,MSCI抛出了“橄榄枝”,在今年3月份对成分股的预设方案做出了调整,将原先拟纳入的范围缩到A股独有的价值龙头股,以便获得更多具有关键作用的投票机构支持。在新框架以及A股市场制度的持续完善下,全球大多数投资者认为,2017年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概率将大幅提升。但也有少部分声音略显悲观,他们认为MSCI提出的几个譬如市场准入等关键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平添了A股纳入MSCI的变数。

  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的是,A股与MSCI正逐渐向同一轨道靠拢,未来A股的国际化战略还有不少“后手”,如进一步完善QFII、RQFII制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投资范围,以原油、铁矿石为突破口,逐步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并改革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制度,加强跨境监管协作,便利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外发行上市等。这一系列动作无疑会增加A股和全球市场的契合点,增进A股与成熟市场之间的连接。

  种好了梧桐树不怕引不来凤凰。只要A股市场机制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有步骤推进,必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参与到A股市场中,A股纳入MSCI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金融市场

  1. 收评:沪指上涨0.44%创业板涨逾1% 锂电池板块掀涨停潮

  MSCI明晟已确定将于北京时间6月21日公布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结果,结果将于北京时间当天上午4:30点后上传至MSCI网站。一旦正式加入,这将改变市场对于A股未来流动性的预期。

  近几个月,不少大型外资基金都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去年,A股的纳入将强化MSCI的完整性,且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需求也在提升。

  A股此次被纳入的可能性提升的原因主要在于,2017年年初,MSCI基于沪深港通提出了一个A股纳入MSCI的新方案,而新方案消除了外资机构对于A股赎回限制的担忧。

  流动性方面,周二(6月13日),央行进行100亿7天、400亿28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净投放500亿元。另外,央行对7、14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需求询量。

  上海证券报刊文称,本周开始进入6月中旬,公开市场面临2100亿元逆回购、207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和600亿元3月期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业内人士认为,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保持流动性“不松不紧”的背景下,本周市场资金面将平稳度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已有30家企业IPO被否,原因众多,有持续经营问题、有商业贿赂问题,还有触目惊心的银行和企业联手造假。有资深会计师称,审计师没有执法权,无法拿到企业客户开户行的对账单。如果银行、客户配合企业肆意造假,投资者是受害者,审计机构也是受害者。

  今日早盘两市二八切换,上证50指数低开维持弱势震荡,沪指小幅反弹翻红,创业板指低开高走,午后大盘缩量盘整。截止收盘,沪指收报3153.74点,涨0.44%,成交额1485亿。深成指收报10224.82点,涨1.04%,成交额2086亿。创业板收报1795.63点,涨1.13%,成交额536亿。

  热点板块,锂电池板块大幅反弹,科泰电源,丰元股份,当升科技,新宙邦,雅化集团,石大胜华,星源材质涨停。

  有色板块在寒锐钴业大涨的带动下大幅反弹,寒锐钴业,和胜股份,翔鹭钨业,华友钴业涨停,赣锋锂业,中金岭南涨逾8%,华钰矿业涨逾7%。

  跌幅榜上,酒店及餐饮,白酒,银行板块跌幅居前。

  两融余额重拾升势,创6月以来新高。截至6月12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8671.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8651.22亿元增加20.28亿元。

  国泰君安分析师林隆鹏、江韶军撰文指出,过去一个季度,在资金面趋紧、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资金选择家电、白酒等消费行业龙头个股进行抱团取暖。随着近期股价的快速上涨,这些消费龙头股基本完成估值的修复,性价比急剧下降。未来的白马龙头股行情也将走向精细化,即自下而上深耕行业里竞争优势边际上升的个股,从稳定性最强的行业龙头公司,转向上升型公司和成长性行业中的龙头公司。

  2.收盘:道指标普指数创历史新高

  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股周二收高,道指、标普500指数与罗素2000种小型股指数均创历史新高。科技股连续数日下跌之后反弹。投资者关注明天的美联储会议结果及声明。

  美东时间6月13日16:00,道指涨92.80点,或0.44%,报21,328.47点;标普指数涨10.96点,或0.45%,报2,440.35点;纳指涨44.90点,或0.73%,报6,220.37点。

  周二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杜邦(DD)、维萨卡(V)与思科(CSCO)等股票领涨。科技股反弹带动纳指收高。

  周二投资者将注意力转向为期两天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周三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将在会后召开新闻发布会。

  市场观察家计划一致认为美联储将提高利率。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的联储观察工具,市场预计此次会议上的加息概率为95.8%。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措辞,以查看央行会否发出今年再次加息的讯号。

  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场策略师David Joy表示:“最近美联储遇到了疲软的通胀数据,以及关于经济活动重新加速的零散证据。尽管很少人认为美联储这次不会采取行动,但必须要说的是,市场将会严密关注下次会议以及有关何时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讯息。”

  周一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跌,分别收跌0.5%和0.1%。苹果及其他大型科技股均再次承压。道指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的行情,当天收跌0.2%。

  但从好的一方面来说,IG首席市场策略师Chris Weston表示,随着科技股下挫,投资者已从能源股转换到金融股,这两个板块有潜力提供更好的回报率。Weston在研报中表示,他并不认为“周五许多人谈论过的”10%的下挫将会成为现实。

  经济数据面,美国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平,扣除食品、能源与贸易后的核心PPI下降0.1%。过去12个月的PPI增长2.4%,核心PPI增长2.1%。

  全美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报告称,5月小企业联合会信心指数为104.5,与前值持平。

  个股消息面,科技股周二反弹,Neflix(NFLX)、苹果(AAPL)以及Facebook(FB)等普遍上扬。

  美国艺电(EA)受到关注。从周二开始,E3游戏交易大会正式在洛杉矶开幕。

  其他市场面,亚洲市场大体上扬。

  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46%,报1527.52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16%;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42%;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57%。

  周二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3.30美元,或0.3%,收于1265.60美元/盎司。据FactSet数据,截止周二收盘的黄金期货价格已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收跌,为3月10日录得9连跌之后的最长连续下跌时间。

  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38美分,或0.8%,收于46.46美元/桶。伦敦洲际交易所8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43美分,或0.9%,收于48.72美元/桶。


上一条:财经日报(170616)
下一条:财经日报(1706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