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71108)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08         点击量2207

  财经新闻

  1.  中国央行没必要跟随美联储加息

  近期有分析认为,中国央行可能会在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大概率是今年12月)时跟随加息。实际上,国内一些研究央行货币政策的观点似乎一直与美联储的步伐亦步亦趋,但却忽略了一国货币政策首先是要服务于国内经济需要的基本原则,更何况,随着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扭转和跨境资本流动形势的持续向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紧跟美联储脚步走的必要性也在下降,因此,“跟随加息论”有些令人费解。

  中国央行当前真有加息的必要吗?在记者看来并非如此。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认为加息的一个理由是美联储加息会导致中美利差收窄,进而可能会导致国内资本流出,为抑制资本外流,就得提高国内的利率水平。但实际上,进入10月份以来,10年期国债等可视为无风险债券的利率都在走高,当前中美利差已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加之人民币汇率预期企稳向好,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可以说非常有限,中国央行跟随加息也就显得不那么急迫。

  更重要的是,从内部环境看,当前的经济形势也并不适合加息,或者是抬升逆回购或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水平的“变相加息”。美联储在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加息之后,中国央行分别在今年1月和3月各上调MLF利率10个基点,但彼时被市场称为“变相加息”的政策利率上调,是有国内经济企稳向好、金融杠杆高企和房地产等资产泡沫过热等国内宏观环境因素作为支撑。相比之下,目前上述三大因素都不如年初时充分具备。

  首先,市场普遍预计,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推进,房地产销售增速会持续回落,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加上环保督察的继续展开,今后我国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数量,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底经济增速下行恐难避免;其次,今年以来,“一行三会”的强监管措施剑指金融杠杆,当前去杠杆进程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配合去杠杆,前期货币政策已由稳健偏宽松转为实质性的稳健中性,市场利率今年以来已上升不少,若再次提高政策利率或基准利率,对稳定经济增长不利。

  此外,从国外一些央行的加息目的看,抑制通胀是货币当局决定加息的一个主要考量因素,但对中国来说,2018年的通胀水平预计会高于今年,但依然属于历史低位,基准利率上调的必要性也不大。

  2.  IPO发审低通过率背后的监管逻辑

  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发审委一直是市场的聚焦点,特别是在新一任发审委换届上任的这一个多月里,IPO发审通过率降至新低、上会问询着重抠细节事无巨细、IPO常态化审核延续,更是让掌握着IPO企业生杀大权的新任发审委委员们吸足了市场目光,他们被称为“史上最严发审委委员”。

  在过去的20多年间,证监会发审委始终是证券发行制度中的重要组织,它的职权行使与证券发行核准制密切相关。在核准制下,发审委需要对发行申请人进行实质审查,这就使得发审委处在行政权力与商业判断的复杂关系中,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为了提高发审效率,规范权力运行,今年7月,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修订,不仅将主板发审委与创业板发审委合并,成立“大发审委”,还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发审委制度运行的监督管理,通过公示、筛选等方式谨慎选拔发审委委员,一系列制度安排只为在IPO常态发行背景下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所以,投资者看到了,第十七届发审委履职以来,在保证IPO充足供给的同时祭出了64%的IPO发审通过率,较前三季度八成的通过率大幅下降,并且,发审更侧重询问细节,每一家上会企业的问询问题都在4~5个大类,其中还包含不少相关问题,发审委和发行人一问一答式的问询,多则13~14个,少则7~8个,大部分问题还需保荐机构发表核查意见。可见,新一届发审委延续和加强了监管从严的审核风格,严格审核、严格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谨防上会企业带病过关,IPO发审通过率下降成为了审核从严背景下的显著表象。

  这是否意味着低通过率将成为常态?现在下结论尚早,发审通过率高或者低,和上会企业质地、发行人上会时的临时应变能力等息息相关,也会受到很多偶发因素影响,单周或单月的通过率并不能完全代表本届发审委的整体审核风格,还需把观察周期拉长,待上会企业数足够多、审核结果足够明确才能明了。不过,从严审核态度已定,本届发审委的审核重点逐步凸显,从被否的案例来看,净利润规模等业绩条件并非是审核的唯一标准,发审委更加侧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财务规范性、内控有效性、商业模式合规性、以及募投项目合理性,重点是抑制IPO财务造假与业绩粉饰,减少新股业绩变脸,以达到把假企业、坏企业、不守规矩企业挡在资本市场门外,把急需融资、质地优良的优质企业迎进A股的目的。

  新一届发审委已展现出新的气象,也勾勒出了新股生态下的监管图谱,即既要通盘考虑IPO企业的数量,更要重视IPO企业的质量,数、量并重,唯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不断的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国际化方向迈进,这是A股不断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3. 穆迪预计2018年下半年中国新房销售额下跌5%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将在未来一年保持稳定,但政府持续紧缩的调控政策会给房地产商带来压力,预计2018下半年全国房地产合约销售额将下跌最多5%。

  穆迪在11月6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房地产展望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上述观点。报告指出,主要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继续限制销售,三、四线城市销售额将从2017年的强劲表现中回落,令房地产成交量降低,进而导致销售额下跌。穆迪预测,2017年全年中国内地房地产销售额将同比增长7%至10%。

  穆迪认为,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的新房售价将受到调控政策控制,但整体健康的库存水平与强劲的大众市场需求,令全国整体房价水平难有实质性的调整。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用评级主任曾启贤表示,整体库存水平健康可控,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库存销售比率不太可能重回2015年3月的高峰。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持续收紧,其他房价增速过快的城市也可能面临选择性收紧的措施;但由于自2017年6月以来国内房价总体升势放缓,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统计局10月23日发布了9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通报显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涨幅连续12个月回落;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均上涨0.2%,同比涨幅则分别连续10个月和连续2个月回落。

  穆迪认为,中国政府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政策方向将限制房价上升。穆迪同时称,房屋租赁所获得的现金流少于房屋销售,对一些小型房地产商而言,开发租赁市场将削弱他们的信用及流动性状况。

  报告指出,虽然今年年初,政府开始收紧抵押贷款及在岸债券发行,限制房地产商的现金周转及融资能力,但信用状况较好的房地产商能够维持健康的银行贷款渠道,某些房地产商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离岸债券。

  整体而言,穆迪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将继续整合,由于通过收购拿地的成本低于土地竞拍,财务状况稳健的大型开发商将更多通过兼并收购获取土地,财务状况较弱的小型地产商将退出市场。

  金融市场

  1.收评:沪指放量涨0.75% 港口股尾盘崛起

  环球外汇11月7日讯--周二(11月7日)沪指微幅高开,盘初快速走高,随后震荡中涨幅有所收窄,临近尾盘,港口股崛起,带动沪指小幅拉升;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弱,持续低位运行。

  截至收盘,沪指报3413.57点,涨25.40点,涨幅0.75%,成交2426亿元;深成指报11467.97点,涨94.23点,涨幅0.83%,成交2832亿元;创业板报1859.07点,涨8.77点,涨幅0.47%,成交753.8亿元。

  盘面上,参股360、在线旅游、粤港澳等概念股及钢铁、石油、券商、银行、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商业、物流、家电等板块及白酒、猪肉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N贵燃今日上市,大涨44%,以3.18元报收;旷达科技、乔治白、天业股份、电广传媒、佳力图、东宏股份兔5等40余股涨停;德奥通航、美芝股份、贝达药业、田中精机、飞荣达等股跌幅居前。

  分析认为,优质中概股的回归或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当前来看,指数有企稳反弹的迹象,后市能否把反弹演绎成反转还需看量能的配合情况。一旦整体向上的氛围确立,各大题材板块以及白马股都会踊跃表现。市场并不缺资金,主要还是得让场外资金看到持续赚钱的效应。

  周边市场方面,截至收盘,东京日经255指报22938点,上涨1.73%;韩国首尔综指报2545点,下跌0.16%;台湾加权指数报10840点,上涨0.50%。

  钱坤投资:上周题材股跌幅较大,本周可期待题材股的超跌反弹。仓位控制方面,建议50%左右,操作以高抛低吸为主。

  科德投资:目前对于有色和钢铁板块来说,短期大宗商品价格调整的压力已经在慢慢消逝,资源股回归到对业绩的炒作当中。而且随着前一阶段市场的调整,资源股也调整到更低的位置,在这个位置去低吸,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相对有限。目前来看对于资源股的布局,主要关注一个重点,就是业绩。三季报业绩增长幅度较大的资源股预计会有好行情。

  2.收盘:美股涨跌互现 媒体股表现靓丽

  美股周二(11月7日)表现参差不齐,涨跌互现。媒体股市表现靓丽,因部门交易前景提振了投资者人气。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8.81点,至23557.23点,勉强收于收盘高位。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2590 .64点略下方,略低于盈亏平衡。与此同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4%,收于6767 .78点。日内早些时候,三大股指盘中均创出历史新高。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公司的股价跳涨1.3%,为标普500指数表现最好的个股之一。与此同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股价上涨1.14%。迪斯尼股价也收高,上涨1%,也是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表现最好的股票。

  迪斯尼接近与21世纪福克斯达成交协议引发了乐观情绪。这两家公司最近几周一直在进行谈判,但没有确定会达成协议。这两只股票周一上涨,周二录得连续第二天上涨。

  据高级分析师Laura Martin称,如果交易达成,这将是一个“梦想成真”。

  “把这些资产交到迪斯尼的手会让他们赚更多的钱,”Martin周一向CNBC表示,“福克斯会比运作这些业务赚取更多的钱,而迪斯尼一开始就会挣更多。”

  在媒体行业上涨之际,大盘表现混合。

  不过,三大股指今年表现强劲,迄今已上涨超过15%,不断刷新纪录高位。

  市场涨势可以追溯到去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后。自2016年11月8日以来,美股上涨了至少20%。

  “现在投资者心中最有可能的问题是:"涨势还能持续多久?"”CFRA研究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周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持续时间将超过我们的期望。平均而言,总统当选之后的第二年标普500指数将继续上扬,随后将陷入新的跌势,下降10%或更多。”

  强劲的企业财报、经济数据改善以及美国税法变化的前景扶助美股在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攀升。

  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上涨了15.5%和10.8%。本财报季也表现强劲。据FactSet,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6.3%。

  税收改革方面,众议院上周发布的一项旨在改革美国税法的法案。最大的变化将是永久地将企业税率从20%降至35%。


上一条:财经日报(171110)
下一条:财经日报(1711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