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出自《论语学而篇》,本意为君子致力于根本的工作,基础的东西建立了,治国做人等的道理也就由此产生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论语》中有关学习的思想不仅在治国、做人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也意义深远。
一、立足工作岗位,端正学习态度。
学以致用。学习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学习不能盲目追求量,不重视最终的使用,只积累知识,却忽视了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这只能成为于工作没有意义的学习,得不偿失。整部《论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孔子于言谈间处处体现对仁的求索:“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巧言令色,鲜矣仁!”工作中最需要的知识莫过于对业务技能和各种体制制度的学习,只有熟练掌握了业务知识,才能提高技能,只有透析各种制度,才能不违章不失误,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学而不厌。孔子重视学习,曾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名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工作中,要学习前辈的丰富经验和知识阅历,也要吸取同事的优点和良好习惯,遇到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借鉴的思维模式和技能方法,也要虚心学习,不断求教,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工作,促进发展。工作中还要做到“不耻下问”,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对工作的负责,是一种值得赞扬的学习精神。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习要存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虚心求教,还要在遇到工作失误时,及时检查自己从事的工作任务,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二、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务实敬业。工作不仅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其最大的意义是实现自我价值。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只要对社会不构成危害,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因为我们都是构成社会的一份子,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通过工作证明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虽然讲的是以仁德的规范从政为官的事,但首先要勤政爱民,忠于岗位,才能使人民信服,管理好百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的三省,第一省就是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对现代人来说,只有敬业乐业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见孔子也重视实事求是,学习如此,工作更要脚踏实地,不能急功求利,否则会酿成工作失误甚至难以挽回的损失。
好学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最赏识的学生就是颜渊,他赞扬颜渊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子看来,真正学有所成,必须有乐学的精神。其实这也是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孔子的成功,在于他终其一生都在围绕“学”奋斗,他以一个学者的姿态,成就了一批批学生。没有学习,生命将如枯木,各种工作也将毫无价值,学习是对生命的尊重。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正是这个标识好学的身份使孔子成就了千古美名。孔子之“学”思想是超越时代的,有着永恒意义。任何个人和群体的成熟也离不开学习,是学习赋予社会、组织和个人生机和活力,正如现在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
三、注重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应用。
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这都是重视思考的作用。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如果不进行思考,就容易被现实迷惑,影响工作进程。例如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如果只是牢记操作程序,忽视实际操作中的思考和总结,就很难积累起有效的工作经验。
举一反三。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提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学习的目的是完善自我修养,更好的工作生活,将所学知识与日常事物联系起来,取得好的应用效果。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群体存在,所以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脱离环境,要与实践结合,用实践检验所学,促进思想的进步和自我的完善。
“半部《论语》治天下”,国学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坚韧的品德不断地求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只有意志坚定者,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长远开阔。《论语》中有关学习的思想,层次鲜明,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工作中只有虚心做一个“学者”,才能树立工作责任心,在各自岗位上做出贡献,实现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