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的身体在吗?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草舍煮字         时间:2019-09-04         点击量2347

  去年阴历二十九,晚上睡觉前收到一个微信,说有个同事智的爱人突然去世了,明天火化,让我明天一早开一台车去殡仪馆。我很吃惊,因为这个同事也就三十岁出头。大年三十,普天同庆除夕日,一早到了殡仪馆看见遗像,听见大家的介绍,一时间悲从中来。遗像上分明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大眼睛圆脸,隐约稚气未脱。三十周岁有这样的容貌,一定是生活在百般宠爱、人生快乐中的。从焚烧陪葬的生前衣物上看,证实了她的幸福。天生丽质不意惹妒了上苍,心脏猝死。我们暗暗地互相探问,她发病的最初四分钟有没有采取急救措施?她每年体检吗?这两天她有没有异常征兆?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唉——太可惜了。

  看得出来,大家对定期体检的好处是懂得的,至少在场的同事认识深刻。比如早期发现疾病隐患,发现异常立即做专项检查,花小钱省大钱,发现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和嗜好,大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建立健康档案、为健康把关,得到医生的建议、指导走出亚健康,等等。平常公司每年都组织员工免费体检,就有人不重视,包括我。倒不是怕体检报告上满目疮痍、一片狼藉,我的问题是怕抽血扎针,怕得要死。我不晕血、不晕针,扎上了也能忍,最怕扎之前的那种紧张感,那种吓得三魂六魄都嫌弃我,要逃开的状况,可能不会有人感同身受。这真不是耸人听闻。

  说实话,我已经有至少近二十年没有正经看病了,平时也就偶发感冒、牙痛、口腔溃疡、皮肤过敏之类,都是自己吃药解决的。当然,医院没少去,是带亲友、同事去看病。人在没有感到身体异样时,即使看见医院里那些命悬一线的场面,都未必会对身体的意义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有句话说,“人总是在病痛中才发现自己身体的存在”。朋友,人到中年,你的身体在吗?

  一旦确信自己身体有病了,大多数人中年人会是什么反应呢。首先肯定是突然发现了身体的意义。第二是很明确地告诫自己,你是有身体的,但身体不属于你,它属于你身边最亲的人,为了他们,你不能倒下。很多中年人不去做定期体检,是不敢正视自己疾病的严重性,未必是怕死,而是没有权力死。不正视连知情都不敢,何谈预防、治疗?虽然病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我们笃信“人活一口气”。有个女同事,糖尿病史已经近三十年,多种并发症,依然打着胰岛素坚持上班,退休后还去补差。不是缺钱,生怕一闲下来,松一口气,就会不得不转而去打理那些病痛。所谓“疾病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此外,中年人可能还有一种担心,虽然中国有尊老的传统,但活那么老挺没劲的。尤其生活不能自理后,不仅没有尊严,连死的能力都没有了。不如把儿女养大,完成了历史使命,然后自己体面并且尽量没有痛苦地离世,不拖累儿女。

  当然,健康的寿命,中国人还是追求的。恰当的体育锻炼是积极向上的方式。但传统的追求途径却是消极的,那就是养生,靠食物、药物养生(大家都知道,养生市场给了骗子捞钱的机会),口腹之欲不耽误,不用辛苦受累就能长生,我感觉是追求养尊处优的生活。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生命在于运动”,却有人用乌龟不动活千年来反驳,殊不知乌龟是冷血动物,能够减缓新陈代谢。很多人也运动,但很多怪异的运动,比如甩手疗法、倒退走路,甚至练某某功。这些运动、功法往往无法实证其效果。比如某人宣称某功长寿,他要证实给你看,如果你活不过他的寿命你就看不到效果。如果他若干年后先死了,你排除他的长寿方法也要耗费若干年的时间。还有一种消极观念,虽然养生,却不愿意戒掉不良嗜好,认为没有嗜好不快乐,不快乐要活那么久干什么?问题是,你的身体属于亲人,肆意挥霍岂非自私?

  科学的健康之道,除了生活规律、爱好运动、定期体检以便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还要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以及急救的求助途径(一些城市在街边设置绿牌,公布附近掌握急救技能的志愿人员的联系方式),等等。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赘言了。

  本文开篇,那个同事智的儿子之前我见过两次,三四岁,羞答答地认生,躲在父亲身后不说话,任凭谁拿什么哄他,也不许摸他一下,可见平时地位神圣。半年过去,这两天再见那孩子,变得大方、亲和了许多。失去了妈妈怀抱的庇佑,孩子从象牙塔里落入人间。我都不敢问孩子爸爸,孩子吵不吵要妈妈,怕自己的眼眶含不住眼泪。


中财论坛江天漫话版块同题“中年之困”欢迎你参与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