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的时代,看似繁华日盛,但五彩缤纷的背后有一个低调的影子,那就是人们开始主动地和循序渐进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无法量化而且最影响深远的活跃基因,泽被千秋。
少儿不学,长而无能;老而不教,死而无思。这是《孔子家语》中一句话。这句古语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少年要好好学习,向长辈学,向贤人学,向老师学,不学习就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老年人呢,如果不对儿孙进行谆谆教导,死后也不会有人怀念他。从老、小两个年龄层次说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晚辈的知识从前辈来,而长辈也曾经是晚辈,晚辈也会成为长辈。一个懂得用传统文化武装自己,增强涵养的人必然会是一个被后世尊重的人,还是那句话。德教二字,用德行教人,永远比用功名惑人更长远。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的文化世家,官宦世家,金融世家,这些都得益于对传统文化、家教道德的薪火相传,至少是因为让传统文化在岁月的流转中没有沾染太多的铜臭味道,自己做好了,后代总能受益,自己做不好,讲那么多的仁义道德有什么用?没有用,如果说有用,那就能起一点作用,就是肚子里那点墨水挥发的更快一些。
有人可能问了,传统文化那么博大精深,经典书卷那么浩如烟海,我怎么去读,怎么去记,怎么去看呢?其实用传统文化升华自己远远不必刻意求之。汉代大儒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曾经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多思考社会规律和人文情怀的深层含义,能够通晓古今之演变,自然而言就能成就独到的一家之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空余时间少,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但是海绵里的水总是有被挤干的时候。我们并不提倡苦读经典,熬干时间,搭上健康的去死读书,读古书。闲暇之余,读一首唐诗宋词;无聊之时,瞄一眼诗经子集;愤懑之时,看一页菜根谭记;迷茫之时,滤一会儿资治通鉴。点点滴滴中,雪会化,雨会停,太阳会出来,身心会轻松,心情自然而言就会愉快了。读传统文化类书籍的过程对精彩的内容稍微圈点一下,记录一下,时间长了,无形之中您的性情就会慢慢的沉稳,渐渐的平和。当然,读书不是唯一途径,偶尔看看古装电视剧,也是休闲、修身、悟道的最佳选择,当然我不是说那类似于《武林外传》之类的嘻哈古装剧,《康熙王朝》、《大舜》、《寻秦记》等里面都可以找到国学精粹的影子。学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悟,在生活中悟,在具体的实践中领悟。古语有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就是这样,照搬教条是不行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这个道理。书本身就是药,若能善于取舍,活学活用,便可使人摆脱愚昧,若一味服从书中文字,恐怕也是不可取的。范进中举就是个典型的反面奥,他读的书够多,接受的传统文化也肯定不少,但是呢,他不但把书读死了,还把自己读疯了,范进算个文人,但是不算个合格的文人,他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没有错,但是性情都把握不稳,怎么当官,当什么官?只能当精神病院的司号员喽。
用传统文化升华自己痴迷到一定境界,也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介绍两位名人吧,一位是王国维,一位是曾国藩。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他把西方哲 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据说还当过溥仪小皇帝的老师,可谓是文化大儒。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王国维抱着救国兴邦的梦想,却被现实一次次的打击,他骨子里是对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人,对于民国的事,他是失望的,他觉得还是那大清顶戴好,于是跳湖,一命呜呼,做了大清朝的文化殉葬者。而几乎比他早出生不到三十年的曾国藩就是另外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了,曾国藩同王国维一样,也是寄希望于大清繁盛的,在满洲八旗不堪重用的时候,办团练,建湘军,平太平天国,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咸丰皇帝和慈禧老佛爷先后给予了他汉臣前所未有的待遇。可是这时,功成身退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曾国藩身上开始发酵,他知道,退后一步或许是风轻云淡,逍遥自在,向前一步可能就是刀光剑影,危机四伏,满清贵戚正找机会收拾他呢。固然,把曾国藩和王国维放在一起,可能存在政治家和文化学者的差异,但是不存在差异的是王国维和曾国藩对传统文化的推崇,然而,王国维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对国画作品美感和缜密程度认真鉴别的一丝不苟,而曾国藩则更像是一位智者老叟对过往人生的思索转折。王国维是伟大的,是悲剧的,曾国藩也是伟大的,是幸运的。对于传统文化,不可太较真,也不能不较真,在学术上可以太较真,在做人上可不能死搬硬套。
用传统文化升华自己,留一点空间给平静的生活。
用传统文化纠正航向,留一分自在给海阔和天空。
上一条:给生活留白
下一条:读《水浒传》|做人当戒“嫉贤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