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的书单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rsjby         时间:2021-01-15         点击量3454

一九八四年,金克木写过一篇名为《“书读完了”》的文章,提到 “所有写古书的人,或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然后指出:“这样的书就是:《易》《诗》《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这两句话可视为一个简单的传统文化书单。金克木提及的九部书,任何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无法避开。前六部是儒家经典,被列入“十三经”;《荀子》也算是儒家经典;《老子》《庄子》是道家经典。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法、墨、道是主体;秦重法,一统天下;汉初奉行“黄老之术”,“萧规曹随”是其典型表现;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家学说渐成主流,一直延续到清末。今天国人血脉里最基本的文化底里,或许依然是儒家传统。金克木书单“七儒二道”的组合,与中国传统文化官方尊崇儒学、民众喜谈道术的格局大体相称。

接着,金克木又说:“以上是算总账,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举例来说,读史书,可先后齐读,最少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加上《续资治通鉴》(毕沅等的)、《文献通考》。读文学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除“史书”、“文学书”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类别的书,金克木的书单显然可以继续开下去。但金克木的意趣不在罗列动辄上百的详尽的传统文化“大书单”,而是要尽量简略地“算总账”,他推荐给人们的,是核心的核心,基础的基础。

这个书单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关于《春秋左传》。《春秋》据传是经孔子修订的鲁国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41年)。为《春秋》作传流传至今的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如要考证史实,《左传》或可夺头魁;但最能体现儒家精神的,或许应是《谷梁传》。二是关于佛教文化。金克木只字不提佛教经典,似乎忽略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互补和佛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忽略不可原谅:因为只要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可能马上就会想到儒、佛、道,想起儒佛合一,想起援佛入道。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两点,一九九五年,金克木又写了一篇名为《传统思想文献寻根》的文章,说“我想从文献中追到中国传统思想之根,追到佛‘法’的‘六经’和孔、老的‘道’的‘六经’。”然后列出了“外来的佛法的根”和“中国本土自己思想在文献中的根”:《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入楞伽经》《金刚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维摩诘所说经》,《周易》《老子》《尚书》《春秋》《毛诗》《论语》。

在文章的结尾,金克木列了两张图,简略描绘十二部书的功用。本土的六部,是“从全体到个体”:《周易》—体,《老子》—用,《尚书》—言,《春秋》—行,《毛诗》—情,《论语》—理。外来的六部,是“从个体到全体”:《法华》—信,《华严》—修,《楞伽》—解,《金刚》—悟,《心经》—密,《维摩诘》—显。这个概括,简到极致,非金克木这样的大家,是不可能提纲挈领得如此简明扼要的。

这个十二部书的书单,不但罗列了六部佛教经典,而且在经过简化后的本土经典里将《春秋左传》改成了《春秋》,应是金克木心目中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的书单。佛教传入中国后,填补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和道家“道法自然”消极出世,只注重“当世”的空白,提供了“来世”的希望,迅速成为国人热衷的“信仰”。遍地佛寺,四野香烛,不管出家的还是在家的,纯粹的还是功利的,世人特别是普通民众都喜欢念叨“阿弥陀佛”。虽佛法无边,体系相对完整的佛教排挤着理论零散的道术,但庙堂之上提倡的、居于主流的依然是儒学。所以,经过修改后的金克木书单“佛六儒五道一”的组合,虽涵盖了儒、佛、道三家,但佛占半壁江山太重,儒道占半壁江山太轻,与传统文化儒为主体、佛道补益的格局有一定的出入。

不管是第一个缺少佛教文化的书单,还是第二个补充了佛教文化、简化了本土经典的书单,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未列法家经典。

法家因赤裸裸地揭示人性“好利恶害、趋利避害”和“暴秦”实施法学“严刑峻法”而受牵连,为后世刻意回避,不愿提及。但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几千年的国史,就会发现传统文化实际上主要是儒、法、佛、道四家的天下。儒、法多在庙堂,佛、道常在民间。

儒、法并非“评法批儒”所宣讲的那样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儒学大家荀子的两位学生韩非、李斯,就是最著名的法家人物,韩非而且还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儒家的“仁义”用于修身、齐家可以,再扩而大之用于睦邻也勉强行得通,真要治国、平天下却只能是笑话,王莽的表演就是最好的例证。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但真正治理国家依靠的却是法家理论。高居庙堂者常要求臣民“仁义”,至于他们自己则只是嘴上说说,从不当真。如果真“仁义”,唐太宗就不会在玄武门杀兄弟,赵太祖就不会陈桥兵变逼孤儿寡母,明成祖就不会兴兵南下“清君侧”,清世宗就不会为“维民所止”而大开杀戒。以德治国多是口号,以法治国才是真谛。都是“入世”的理论,儒学描绘的是理想愿景,法学才是能够落实的依凭。“儒法互补”,相依相存,是儒法“对立”的实况;“外儒内法”,儒虚法实,是历朝历代庙堂的真相。

与庙堂上的“儒法互补”相类似,民间也是“佛道互补”。都是“出世”的理论,都讲究修行。道家修的是当世,是要让自己的肉身不朽,得道成仙,脱离凡尘,与自然归于一体。佛家修的是来世,是要让自己的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再世为人,在来世寻一个好去处。讲究当世功利者,在道家得道成仙的传说里孜孜矻矻;在乎来世好运者,于佛法转世投胎的喧嚣中兜兜转转。当世的只是传说,来世的或许才有希望,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土的道士只好退避三舍。佛道既有当世来世的互补,更有此来彼往的争斗,佛法占地愈来愈广,道术容身之处越来越狭,是佛道在传统文化里的客观现实。

当然,所谓庙堂、民间只是相对而言。世间本一体,庙堂不可能是纯粹的庙堂,民间也不可能是纯粹的民间,庙堂与民间是互相依存的互补关系:没有庙堂,何谈民间;只有民间,江湖混乱。儒、法、佛、道也不可能壁垒森严,界限分明,它们的互融互通,彼此渗透铸就成传统文化的精髓。金克木的初始书单和修正后的书单里缺少法家经典,是难以弥补的缺憾。

黄德海编选的金克木书话《书读完了》一书的封腰上,介绍金克木是“一代学术大家”,“一位文化传奇”。金克木开列的书单中的“中国本土自己思想在文献中的根”,只是传统文化的源,不能涵盖传统文化的全部精华。但我喜欢这样简略的书单。唯其简略,才能读完。“六部书”都有买回,都有读过,虽似是而非,不甚了了,但看了金克木的书单,却有些自在自得,自以为是:至少读过。

还是老话:书单虽是一种难得的指引,却不是谁都可以开的。丰瞻厚实的或许繁芜,简略单薄的可能遗漏。金克木这样的“学术大家”,“文化传奇”开列的书单都有缺憾,当下那些流行的书单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开书单还是如鲁迅般“慎重”些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