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庸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何足道哉         时间:2021-07-12         点击量2600

中庸,是我们语汇里很常见的词语。是孔孟学说里面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常说“中庸之道”。

在我们的文化中,能够称之为“道”的,博大精深且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茶道”、“武道”、“佛道”等等。

以我们普通人眼光视之,“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由此推衍开去,就是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左不右......几千年文化浸润,中国人将一个“中庸”的精神不但烂熟于胸,根植于心,且大有推陈出新,放之四海皆可用之趋势。中庸之道,潜移默化于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人习惯于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或曰,得过且过,不与人争。人与人之间,能过去,就过去;能让就让,能忍则忍。所以,几千年来,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成为了某些人的座右铭,置于案头,悬挂于墙壁之上。难得糊涂,就是该明白的,装糊涂了;该争取的,退缩了;该愤怒的,忍耐了。难得糊涂,其实就是“中庸”的另一种解读。

三国时期李康的《运命论》有一段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说做人不能太过张扬,过于锋芒毕露,否则,就容易遭人嫉妒甚至是打击。这其实还是告诫人们为人处事要善于“中庸”。

历朝历代,人们将“中庸”奉为处事之原则,行为之规范。所以,我们为人处事中规中矩,低调,隐忍。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将事情考虑清楚,然后再付诸实施。我们做事总是走一步,看两步甚至是三步。瞻前顾后,未雨绸缪。居家过日子,不铺张,不浪费,不狂放。喜欢降低姿态,既不装穷,也不露富,喜欢一种比较低调殷实的生活。许多人觉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中庸”就很好。

普通人的生活是这样,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甚至我们的国家,行事方式,也倾向于“中庸”。国际上,那么多大国、小国,穷国、富国,都有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时候。我们则不会,我们处处恪守和平相处的原则,你不招惹我,我不去招惹你;甚至你招惹我了,能忍,也会忍下去。我们奉行的是和睦、和平、隐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中庸之道。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之所以时时处处针对我们,与我们为敌。是因为他们不懂我们的中庸之道,不了解中国文化以和为贵的内涵,不相信崛起的中国会与他们和平相处。或者,他们知道我们“中庸”的处事原则。或者,在他们的意识里,我们的“中庸”就是委曲求全,就是韬光养晦。

中庸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道”,一种处世之道。

古人谓“中庸”,有不偏不倚之意。那么,所谓“中庸”,除了不偏不倚,还应该有“庸常”之内涵。所以,践行“中庸之道”的时候,把握好尺度很重要。否则,“中庸”过后,只剩下“平庸”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自然万物没有,人文精神也不会有。

太阳明亮而温暖,可以驱除黑暗与寒冷,但过于灼热,就会造成伤害。雨水可以滋养作物,润泽生灵,泛滥了,就会成为祸患。自然界是这样,一种学说也是如此。不偏不倚固然可以保持一团和气,固然可以求得一时平衡与祥和。却也掩盖了不少的矛盾,束缚了人的思想与手脚。当断的时候,缺少了决断的魄力与勇气;该出手的时候,却将那把刺出的剑,慢慢收回来。如此成为一种常态,中庸的结果就是懦弱,就是保守。当中庸难以“中庸”的时候,就会处处失衡,矛盾百出,进退失据。

就像那个卖矛鬻盾的人,在矛与盾之间自圆其说,却是漏洞百出,被人抓住破绽,一击中的。矛与盾固然坚固锋利,但却不应该用锋利的矛去刺自认为坚固的盾,那样不但难以守住坚固,还让锋利成为笑柄。“中庸之道”就是矛和盾,运用得当才能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总是喜欢用中庸之道去管理,终究会有一天无法“中庸”下去,破坏了一个单位的生态平衡,爆发出无可调和的矛盾。这个时候,“中庸之道”就成了一把伤害“中庸”的利剑,将“中庸”刺得千疮百孔。一个人也是如此。将“中庸”作为处事原则固然不错。但如果成了惯性,事事处处都去“中庸”,做事就会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偏于保守,过于懦弱,失去了锐气。向前怕成为出头的椽子,落后,又怕让人耻笑。中庸之道,最终难保“中庸”。

中庸之道,是为人处世之矛与盾。出则可为利剑,退则可为坚盾。运用得当,进可攻,退可以守。反之,也可能伤人害己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