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何足道哉         时间:2021-09-07         点击量3148

放下,是佛学,也是生活。

佛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意思是说一旦将心里的执念放下,心中就会了无挂碍,就会心灵澄澈,自由自在。自由自在,不仅仅是出家人的追求目标。我们这些俗人,不也将自由作为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么?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他的《自由与爱情》里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裴多菲看来,为了自由,必要的时候,爱情与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仓央嘉措却在他的诗里写道:“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仓央嘉措的意思说,生死还是大事,不是“闲事”,虽然已经出家为僧为佛,生死之事,还是不可轻言放下。

作为诗人,裴多菲说,为了自由,生命可以放下;作为出家人,仓央嘉措说,生死非闲事,不可轻言放下。

佛说:“放下”。放下什么,佛并没有说。

其实,放下就是选择。选择,是一种智慧。佛家有佛的智慧,生活也有生活的智慧。

无论出家人还是我们这些俗人,既然有所选择,就会有坚持与放下。那些吃斋念佛的出家人应该放下什么呢?佛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出家人需要放下的是“执念”,坚持的就应该是“一心向佛”了罢。那么,我们需要放下什么,坚持什么?我们的选择,却不那么简单了。

曹雪芹《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被世人誉为警世之作。有评论说是跛足道人唱给封建社会的一首挽歌。其实,在我看来,“好了歌”是说给那些出家人听,也是说给我们这些俗人听的。用佛家的话说无异于“醍醐灌顶”。功名、金银、娇妻、儿孙忘不了,忘不了,又如何能放下?明明知道钱财也好,名利也好,都是身外之物,就是难以割舍,又怎能轻言放下呢?放不下,便为之所累。明明是心爱之物,便要放下,如何会心甘情愿。

在敌我双方拼死厮杀的战场上,常常会听见一句简洁明了的口号:“放下枪,举起手来。”这便是选择。放下枪,才能举起手。放下枪,就意味着做出了选择。因为在对方的枪口之下,你可以选择放下枪,举起手。也可以选择举起枪,对抗到底。当时的情形之下,放下枪与举起枪,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生,或者死亡。

放下枪,举起手。也就意味着一面放下,一面获得。在放下枪的时候,就重新获得了生命。如果坚持不放下,那么,也就意味着失去。你看,这就是哲学,这就是生活。放下即获得;坚持却失去。

当然,在人家的枪口下做出的选择,是一种被迫做出的选择,是一种迫于无奈的放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选择,都是迫于无奈而做出的,许多的放下,都情非所愿。即便如此,在放下的时候,不单单是一种失去,还是有所获得。你所坚持,难以割舍的,于人于己都无益处,且将有害于人与己。你不主动放下,那么,就会有人,有组织强制你放下。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法律、道德约束。被迫,非出于本心的放下,还是无法体现出人的智慧与本心。

王维被称之为“佛性”诗人,他的诗不但充满了佛性,且常含哲理。他在《鸟鸣涧》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便含有“舍得”的禅机与生活的哲理。人闲下来,才会心静。心静,才会耳聪目明内心澄澈空灵。也才有可能去体悟夜深人静的时候桂花翩然而落的禅意与美妙意境。“舍得”,也是佛家的要义。舍弃一些东西,才会有所收获。在王维看来,夜深人静,就舍弃了繁华与喧嚣,才会得到春山明镜一般空灵与纯净;只有鸟去了,留下一涧的鸣鸣啾啾,才让人有返璞归真,浑然忘我之感。“舍”,即放下。“得”,即收获。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佛劝人放下,其实是让人获得。放下的是负担,获得的却是自由。“放下”的目的是获得。

有一个旅人在行进途中,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无桥,亦无舟楫可以渡河。无奈之下,旅人只得动手制作了一条小舟。因为小舟过于轻巧且精致,渡河之后,旅人对小舟产生了难以割舍的喜爱。便负舟而行。可想而知,此前水路的用具成了旱路的负担。小舟再好,此时已经成为前途的累赘,留之无益,不如放下。

想要有所收获,必定要放弃一些东西。昔者,陶渊明放弃了官爵俸禄,才会创作出优美的田园诗来,成为一代宗师。刘禹锡放弃了门庭若市,才会获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那样自由自在的的悠闲时光。谭嗣同放弃了生命,才会有一片丹心,映照汗青。有时候,放下是沉重的,甚至意味着牺牲。但是,该放下,则必须要放下。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人的本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人比较崇尚“坚持”,轻言放弃会被很多人不齿。所以,放下需要智慧,需要勇气。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不含有得失。没有谁会做到拥有一切而不会有所放下。

想有所收获,必须学会放下。

有时候,放下是痛苦的。惟其如此,才会涅槃重生。

所以,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应该放下的,就是佛所谓的“屠刀”。只有放下那些应该放下的,才能成佛。佛是什么?佛是梵文“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什么是“觉者”、“知者”?简单理解就是“能觉悟,有智慧”的人。那就是说,凡是能觉悟,有智慧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佛”。因此佛家自己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该放下的时候,放下。该放下的东西,放下。就是具有佛性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