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行路”有关的成语很多。譬如:比喻做事稳妥谨慎叫“步步为营”;比喻事情轻而易举获得成功叫“一蹴而就”;比喻追随模仿别人叫“步人后尘”;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方法叫“独辟蹊径”;比喻毫无顾忌干坏事叫“横行无忌”;比喻办事公正叫“正道直行”……
这些成语都与“行路”有关。你是选择“步步为营”还是“一蹴而就”?是选择“步人后尘”还是“独辟蹊径”?是选择“横行无忌”还是“正道直行”?从上述成语的意义来看,你选择的“行路”方式不一样,最后的结局也必然不同。
由此可见,“行路”不仅是人类“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要之一,而且还与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密切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讲,你选择了怎样的“行路”方式,决定了今后你人生的方向和结局。
02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从来不存在一蹴而就的事,真正的成功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有心无旁骛、踏实笃定,才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相反,左顾右盼、好高骛远永远到达不了目标。
实现目标只有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他认为:1万小时的锤炼是一个人从平凡变成大师的必要条件;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人生路上,并非没有“捷径”,但这种“捷径”是通过创新思路、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实现的。走“捷径”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如果凡事都依赖寻找“捷径”,则会有“违背规律、误入歧途”的危险。
另外,所谓的“捷径”,是人人都想追求的,普遍的投机心理会让这条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即使选择了“捷径”,最终也难免因为竞争激烈而“欲速而不达”。
03
在行路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上坡路和下坡路。
上坡的时候,犹如逆风而行,行进难、速度低、费时多,但比较安全,视野会越来越宽广,一旦到达坡顶,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下坡的时候,犹如顺风而行,行进易、速度快、费时少,但比较危险,视野会越来越狭窄,一旦行至坡底,失落感也会随之而来。
人生路上,有上坡路就有下坡路,从来没有一直平坦的路。行路的感受,关键看行路之人的心态。上坡路虽然难行,但有希望存在;下坡路虽然轻松,但最终归于平淡。
一个豁达、乐观的人总能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上坡和下坡,在得意之时存理智,在失意之时有愿景。
无论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只要有好的心态,你的心就不在荣辱得失之间,而在沿路风景之间,你始终都感觉惬意、快乐!
04
城市路口的灯绿灯,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也是我们从小熟知的最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
在红绿灯前,表现的不只是个人素质问题,还是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问题。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当你一次次闯红灯而过的时候,换来的是一时的便利和得意,但对自身和他人形成的危险也在增多。闯红灯的次数越多,出事故的概率就越大。
其实,不只是行路,做人、做事也一样,都有一个潜在的规则和极限。当你突破规则和极限的次数多了,你也就离危险的边缘越来越近了。
人生最完美的结局,不是你能飞多高、飞多远,而是最后能安全着陆。
05
在小说《人生》中,路遥引用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作为开篇题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含义深刻,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要掌握好行路的节奏,努力前行;二是要选择好行路的方向,找准未来的人生定位。
人生在世,都有一段属于我们自己必须走完的路。与其晚走,不如早走;与其老年走,不如年轻走;与其被动走,不如主动走;与其无目标地走,不如有选择地走。
而行路的方向,同样很重要。当你选对了方向,即使你速度慢一点,只要方向不错,你早晚都能到达;但如果你选择的方向错了,你将离目标越来越远。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事实上,二者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因为离开了哪个方面,都是不完美的。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在努力前行的同时找准方向,在找准方向后更加努力向前!(本文于2017年11月22日发表于中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