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草舍煮字         时间:2023-09-12         点击量1110

       什么是人性?说法很多,一般认为是人和人类所共有的情感、理性本质。也就是说,人性是人类共有的,你、我、他毫无例外。但有些人性概念里又加了一句:“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生存本能”。这个本能让人想到动物本能。我理解是人性有动物本能的部分,因为人在物质上是动物的,同时人性也有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人性概念里还有一句补充:“任何基于本能的需求都是有限度地索取,符合自然规律”。什么规律?我想可以用一个词表达:趋利避害。

概念有点理论抽象化,下面谈谈几个具体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最初是由儒家先贤孟子提出来的。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针锋相对的话出自儒家另一位先贤荀子。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装的。

人之初,婴儿的生命柔弱,令人爱怜。他自身的生存堪忧,极度依赖他人保护和哺育,自然无法伤害他人。从这点上看他是性本善的。但是,他的生命又必须完全依靠索取才能延续和免受伤害,哪有付出的能力。这种单方面和无条件的索取又是一种恶。其实,人之初毫无意识能力,完全依靠遗传本能存活,所以人性尚未形成,只有动物本能。那是一种先天的、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而无所谓善恶的。成年人必须以人性的善来对待婴儿,而不是以恶来摧残他。这是“虎毒不食子”和“幼吾幼及人之幼”的道理。

但是无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论者,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人人都要接受后天教化,使人性受到自律和他律而向善。这也说明人性是可控的,人性恶是需要克服,也可以克服的。

人性既有善也有恶。比如,自私自利,好逸恶劳,阳奉阴违,说谎欺诈,恃强凌弱,造谣生事,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等,这些是人性之恶。再如,自律慎独,宽以为人,同情悲悯,助人为乐,以礼待人,惜时爱物,珍爱生命,吃苦耐劳,求知尚德等等,这些是人性之善。

但是,人们一般对人性之恶更加警觉和感受深刻,甚至恐惧,却经常对人性之善熟视无睹,甚至认为人性都是恶的,自私自利的,强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因为来自他人的人性之恶有威胁、有伤害,伤害行为都是必须警惕、预防和制止的,否则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无法承受的,比如一直在发生的电信诈骗。哪怕伤害只有可能性或者谣言,都会引起人心浮动,焦虑不安,这些都源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而对放纵人性之恶的人,一般无法指望他自省改正,因为无条件原谅自己,这也是恶的人性之一。

而人性之善大多是有边界的,量力而行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甚至“以德报怨”多是理想,而“达则兼济天下”才是常态可行的。同时,行善往往受到人性恶的猜忌、打击和限制,比如“升米恩,斗米仇”,这种就是以怨报德的恶性。这样连行善的人都质疑自己了:我是不是助长了恶。这样看来,行善的阻力和成本太高了。这就凸显了利用法治来抑恶,利用道德来扬善的重要性。

人性是复杂的,在于其善恶表现随外在时间、空间、境遇(利害关系),和自身认知、观念、立场、情绪、身份、年龄、健康等等而变化。这些在现实和文艺作品中都有大量的表现。人性的难以捉摸,也助长了人性恶的观点。

总的来看,人性表现为恶的条件,是纵恶成本低而收益高、见效快的环境。那种一味施恶,无度攫取,屡遭屠戮灭绝,连自己的国土都没有,这样的例子并非绝无。这也反映了单靠纵恶来横行天下,恃强凌弱的人或团体是无法长久的,都将遭到反噬。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弱肉强食的社会不存在强者恒强,总是不断出现新的强者称霸世界。而弱者在自身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和侵害时,也会联合起来,以恶制恶,以战反战。所以,用极端的恶意、恶行来粗暴对待世界,虽然能够得逞一时,但最终根本不符合自身的利益。

人何时表现为性善呢?在对个人或团体的生存发展,繁衍壮大有利时,在能获得物质或精神满足时。比如人性当中有同情悲悯之心,会去扶助弱小、衰老、病痛、残疾的人。这种行善,一方面使自身的同情心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通过营造这样的社会大同环境,“老吾老及人之老”,自己的生老病死也会有个保障。善意善行说小就小,说大也大,包括守望相助营造和谐舒心的生活环境,和平等互利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营造善意制止恶行的生活环境,作为个人,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整个社会也需要有道德和法律做保障。

最后说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辩。这句话常常作为人性恶的根据。字面意思是没错的,人性本能要是不为自己,在天地之间就没有了生存的根本。但是这个“为己”,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极端自私,唯利是图。而无论如何也不会极端到舍命不舍财的程度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如果被理解为“人不作恶,天诛地灭”,也是不被人同意的。

前面说到,“任何基于本能的需求都是有限度地索取,符合自然规律”。套用王阳明的理论,人在某个生存环境下,采取的最适合自己的表现。若是单纯为了趋利避害尚可理解,若总是损人利己,那就是人性之恶了。那些仅仅自身强大,能够无度索取于一时是不够的,社会正义也不会容忍的。没有付出而营造平等和谐的环境,是无法守住既得利益的,无法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的。所以这个“为己”还需要通过付出来达到长远。这才是真正的趋利避害。更重要的,“为己”的这个“己”,还应该是所属的利益团体乃至国家民族。国家民族岌岌可危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那就离天诛地灭不远了。

人性有恶也有善,人心向善是毫无疑问的。这是人类内心的正义之火,虽然时有微弱但从未熄灭。证据呢?回首看看人类历史的进程,不管有多曲折反复,代价多么沉重,大潮流总是向着文明进步发展的。


上一条:心境,心静,心净
下一条:何以断舍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