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经常听老人们说,一点都不心净,心怎么会不净呢?现在才知道,心不净,就是心里一直有事萦绕,挥之不去。这真如宋代诗人辛弃疾所说的那样“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只有经历了,才会明了。
心里有事,就难以做到心静,心不静,日夜难安,寝食难安,这日子就难熬了。说到底,这世上杂七杂八的事情总是很多,闹心的事情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心不净,就是心不静,心不静,大多与一个人的心境有关。
心境,就是一个人的境界,眼界。一个人的境界高,眼界宽,心境自然就与常人不同。“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果能如此,一个人的心境自然坦荡宽广,凡事都能心如止水,琐碎之事,又如何能够扰乱其身心呢?只不过,那是寻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陶渊明在他的另一首《饮酒》里有诗句云:“心远地自偏”,可能就是“心境”最好的诠释了。远离纷争,超凡脱俗,自然就不会为琐事拖累。说起来似乎有些虚幻,古之圣贤如陶渊明等,在几千年人类社会里也是凤毛麟角,我等寻常百姓,如何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呢?其实,“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放在几千几百年前,是一种超然的存在,并非平常人可以做得到。所以,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但是,放在当下,只要怀揣一颗平常心,做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并非难事。因为芸芸众生,如果不去“汲汲于富贵”,仍然能够做到“不戚戚于贫贱”。那么,保持一种心静的状态,过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毕竟,我们现在的条件,比之于陶渊明那时,好很多了。
心静,严格说来,应该属于佛家范畴。
在佛学的语境里,“心静”就是不嗔,不怨,不争。喜怒不嗔,福祸不怨,是非不争。“心静”还是花开花落。花开花落就是遵循自然,就是追寻内心,就是一个“缘”字。缘起,缘灭。缘起时,花就开了;缘灭,花就谢了。不去刻意,不去强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为无法做到“心静”,所以,那么多人选择告别喧嚣的尘世,远遁山林,皈依于晨钟暮鼓,莲花座下。就是去修行,以求得心静。远遁山林,一是为了求仙求圣。一是尘世间过于喧嚣浮华,难以做到清心寡欲。
静以修身,其实静也可以修心。
如果身陷纷繁迷乱中,不妨静下来,整理心绪,清理尘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点一盏心灯,烛照心境,看透重重迷雾,就透彻人生真谛,或许会明了,我需要的是什么。
心静,不仅仅是佛家修行的需要,普通人也需要一个心静的苑囿。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这句话与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有异曲同工之妙。普通人不必古刹青灯,也是可以修行的,也是可以远离浮华喧嚣,在自己内心,修篱种菊。果能如此,则善莫大焉。普通人可以修身养性,过一种平静生活。那些富贵者,权柄者,则可以远离诱惑,规避锒铛之灾。
心净,是我们最向往的生活。
我们不戚戚于贫贱的时候,我们也不去汲汲于富贵,我们只是想要一种平静,安宁的生活。可是,往往很难如意。
是我们自己的心不静。是我们的修为不够,定力不够,没有彻悟佛家“心静”的真谛。心不净,还是因为我们有许多的放不下。
佛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明知道放不下也于事无补,也知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就是很难放下。我们不是圣人,所以,我们都有自己的念念碎,都有各自无法放下的理由。于是,各种各样的的纷扰,困扰,犹如一个蚕茧,将人困在里面,无法解脱。
许多的苦,都是自找的。
许多的难,也是可以规避的。
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都可以看淡。看淡了,就可以心静如水。心如止水了,何事可以纷扰?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欲求心净,需要心静,遇事能够做到心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
心净也好,心静也好,还是心境,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他人,无法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