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有一句话很流行,这句话在所谓的“读书界”曾经掀起过一阵狂澜。这句话是“正因为读书毫无用处,所以读书才是一件大事。” 我那时读了一些书,当然在我三十岁之后。我三十岁之前是没读过什么书的——出了校门之后谁还读书?
除着改革开放的大浪一浪一浪地把中国人卷进大潮中去,这块土地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的读书之事,似乎也被卷进去差点淹死。那些不识字照样得称“万元户”的人们日进斗金,而那些努力读书的却拼不过“卖茶叶蛋”的。“读书无用论”一时甚嚣尘上。
但这和夏尔-丹齐格所说的“正因为读书毫无用处,所以读书才是一件大事”完全两回事。可惜的是当时人们更愿意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
后来有一位朋友跟我说他无法理解这句话,我理解他的迷惑。于是我告诉他,这不过是媒体断章取义,因为这话还有一半。此话源于夏尔-丹尔格的一本书《为什么读书》:“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
一眼看到这句话,很多人会掉进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这是因为中国人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法国人不一样。
中国人做事向来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比如我们常常会问“读书有什么用”,而不是问“为什么要读书”。
表面看这是一个问题,但细究起来却是两个问题。
“读书有什么用”更重视结果,尤其那些“可见性”的结果。比如通过读书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物质财富。而“为什么读书”更重视的是读书的过程,当然也看最后的结果。
然而世界就是这么奇怪,人的一生是条单程路,永无回头的可能。但最令人可悲的是人生最后的结果却是死亡,是消失,是淹灭,甚至可以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追求的极致是虚幻”。
所以相对结果,人生的过程更重要。
躺在病床上看着死神步步逼近的乔布斯说(摘其大意):“我看着仪器上的灯光忽明忽灭,听着那些嘀嘀的声音,我知道死亡正在接近。我想到我这一生中做过很多事……那些在别人看来非常成功而重要的事,现在我看有些并非如此——我除了工作,个人生活毫无乐趣可言。”
根据后人之论,乔帮主个人品质并不都是优秀的,而且有些很自私。然而这并不影响乔帮主成为一代风云人物——尽管他在临终前感到人生大部分被“虚度”。但是,假如我们相对地想一想我们普通人的一生——那就几乎可以说只剩下悲惨和痛惜了。这里,我们可以再次引用季羡林说过的话:“普通人的一生,一无价值,二无意义。”
季先生所说的是以结果为导向得出的结论。我们能否认同这个“结论”取决于我们读过什么书。或者换个角度看,你读过的书对你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所以当我们问“读书有什么用”的时候,不如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论坛里很多大牛大咖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已经“汗牛充栋”了。通俗而“普世”的观点,砖家不再论述——既通过读书改变了个人之命运,当然大部分人说的命运之改变只不过是物质生活相比前辈而言得以改善,而且仅此而已。
让我们回到本文的最初,看看丹齐格先生的话“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让我们想想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第一直觉就是:“读书当然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也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两千年来读书的第一目的。很多人看到了这里会立即大跳——你太偏激了。
我们可以反过来问这话:“如果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看看效果如何?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曾经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读书与生存有关;而读书让人成为勇士,则与真理有关。”所以我们读书的目的里面,有一个是“追求真理”。
至于真理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普世的,个体的,都算真理,我们穷一生之力追求的无论在外人看来多么荒诞都可称为“真理”。因为在有些人眼里,“升官发财”就是人生的真理;而在另一些人心中,探寻宇宙的本质才是他们的真理。
于是培根这样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这样探讨下去会无穷无尽,就是说,关于“为什么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砖家只想就读书的“最基本原因”进行讨论——我们读书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进而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甚至超脱。
在电影《超脱》里有一句话:“如果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在眼前,你的思维又如何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呢!”这是叫我们多读书多思考,人的精神世界才会更丰富——因为读书使你学会挥动想象的翅膀,尽情遨游广阔的精神世界。
也正如《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所说的,“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大多数人是不读书的,或者他们读死书,死读书,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思考,思考也是别人的模式,用别人的想法,因此他们的一生只有一次。当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只有一次,但我们要有更丰富的精神追求,这些追求使我们超越了个体的客观能力,使我们体验到更多的人生经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通过读书来学会独立思考——因为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这本身非常重要,你是你,我是我,但你何以为成你,我何以成为我?
我们总是看不起那些人云亦云之辈、那些毫无主见之人,但我们有时并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总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也就是不能成其为“你”,成其为“我”。
因为他们在读书(接受别人的思想观点)时没有学会自我保护,他们读书永远奉行“拿来主义”,不管对错,不辨真伪。
电影《超脱》里的老师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读书时,他说,“为了保护我们的思想不受侵害,能够与入侵我们思想、使我们日渐沉默的力量抗衡,我们必须学会阅读,以此来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去培养我们自己的意识和信仰,我们需要这些技能,去保卫和维护我们的思想。”
我们可以用一个人人都能懂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这句话的含义。不知道现在的读者老爷小姐们有多少位参与了当年席卷全国的“抢盐”大战。
一个稍微有点正常思维的读书人或普通人大约都不会掺和这事,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参加“抢盐”大战的人中很大一部分还真是读书人,他们甚至读了很多年的书,但他们并没有学会独立思考。一句谣言就使他们“原形毕露”,所以读书对他们来说虽然曾经是“一件大事”,但最终“毫无用处”。
一个只有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会有自己的思想阵地和富饶的精神世界,也只有这样,这个人的一生才更加自由。我们天天叫喊着要“自由”。自由从哪里来?自由不是砍断脖子上的铁链,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自在独活,自由首先是一个个体的思想独立。但要想思想独立,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辨别不同的观点,学会把那些侵害我们思想阵地的观点拒之门外,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自由。
保罗•奥斯特在《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说,“一个人只要有胆识拒绝社会要他干的事情,他便可以过上按自己意愿过的生活。目的何在?自由。自由的目的又何在?读书,写书,思考。”
当然这对中国人来说太难了。我们从小到大所干的一切事,都是“社会”要求我们干的。从家长到老师,最后到老板到同事,到朋友,到世上所谓的那么多“追求”,多数情况下,这些我们努力去干的事都不是我们真正想干的事,包括读某一本书。因为别人或谁谁说过,“那本书真好。”
诗人艾略特非常不客气地劝告学生:“思想务求自己之所思所想;希望务求自己之所希所望;感觉务求自己之所感所觉。想长辈所要之思想、望长辈所要之希望,已然不妙;想同辈之所想、望同辈之所望,是则更差矣!”
看看,做到独立思考多难。柏杨于是说,“中国人都是经别人思考好了然后跟着走,几千年来搞科举,写圣人之言,没有真正思考……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之后,才有能力担当,品质自然提高。”
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读书。首先要读书,之后你才会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这是读书目的所在,也可以用来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女王的教室》里有一段话,可以用来结束这篇文章。
“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会碰到你们不知道的,不理解的事情;也会碰到很多你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时候,作为人自然会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成为人,连畜生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进了好大学也好,进了大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就有无限的可能。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人。”(本文于2019年6月25日发表于中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