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把寂寞交给山水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柯英         时间:2019-07-26         点击量2229

  曾经读陶诗,总觉有点淡然,四十岁以后,再读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的文,蓦然觉得山高水阔、天朗气清。人生的热闹光景已是三秋之木,内心的平和与孤寂成为主调。

  当热闹纷退,空寂弥布,面对空荡荡的时光,望望远山,听听泉溪,捧捧闲书,突然有一种通体澄澈的感觉融通筋脉。我想到了陶渊明,想到了林泉,想到了王维、想到了许多隐逸山林的名士。尘世中,谁都难免内心孤寂的时光,而这些隐士们,在空寂的岁月中,守望诗意的精神家园,让生命中最本真的东西一点点亮起来。

  我不知道众多的隐逸者是否也是突然顿悟,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自我的觉醒,亦或心灵的觉醒。就像从闹市到山中,一觉睡醒,山花缭目,鸟鸣灌耳,清泉入心,你才发现,纯净的自然中,自己的眼睛是眼睛,耳朵是耳朵,心是心。你才发现,置身闹市之外,一抹绿色就能抹平心灵的皱折,一杆钓钩就能钓起生命之重,一管竹箫就能吹散积年尘埃,一溪清水就能洗涤精神的污秽,一缕轻风就可将欲望轻轻抖落。古人讲“寄情山水”,今天讲融入山水,山水的纯粹让世俗的观念通通远去,你会找到纯粹的“自我”。

  在世俗社会中,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种种名利欲望,从哲学命题上讲,社会属性的“我”,已不是“自我”,而是“大我”,通俗地讲,是“我们”。你代表不了自己的心声,你已经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压抑自我,淡化本我,是整个社会的统一声音和色彩,不从众、不与世俗合拍,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人们浑然不觉地为名为利为种种欲望奔劳、驱策、牵引,一生劳劳碌碌,到头来仍旧不明白生命所值和生之乐趣,充其量,只做了一回“名利”的奴隶。与人类社会并存的大自然,让一切物的本性显现出来。

  陶渊明用梦幻为我们构勒的“桃源”之梦,也许是遗留在众多世人心间最美好的梦。与世隔绝的地方、与世无争的世界,只能心向往之,却不可多留,真正的隐逸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与世界沟通,高蹈出世者除非六根已净,尘缘已绝。真隐者,是一种精神高蹈,是一种人生境界,陶耕种南山是因,适意人生是果;林泉隐居山林是因,平和宁静是果;王维半隐半归是因,精神自由是果。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其实是调整心灵和谐的大智慧,孔子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朋友,自然是人的精神依恋之乡,它给人类提供了茵茵芳草、凄凄绿洲,让人类放纵激情,感受美好。人生春风得意,别忘了及时构筑灵魂的后花园。

  山水是疗治心灵孤寂的一剂良药。唐朝诗人元稹被贬浯溪时,心情格外郁闷,然而到了浯溪,他突然发现,这个既不显赫,也不荒凉的地方,正符合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名符其实的“中庸之道”,他一面做一个不愁吃喝的小官,一面与三朋五友吟唱山水情怀,过一种不紧不慢的生活,得一份不喜不忧的心情,偶尔在空灵中轻叹一声无奈。浯溪的山水,把一个失落的诗人滋养得人生饱满,意趣盎然。

  布衣短褐,耕种南山,是隐逸者的出路,而身在红尘,无法脱俗,只好把寂寞交给山水,拥有一份山水的适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