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大水必观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小只只         时间:2020-03-26         点击量3947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家文化,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两千多年的主流,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国民性格。

  孔子曾周游历国,还是个旅行家。旅行中,孔子注意对自然的观察,并通过观察自然来把握和认识人生、社会。孔子对于水,尤其是对于大江大河有着精辟的论述。《荀子·宥坐》、《说苑·杂言》、《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均有孔子回答学生子贡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表达了他的旅游观。

  孔子不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他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切入点。孔子认为“见大水必观焉”的原因是:水滋润万物而无私,似德;所到之处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似仁;由高处向低处流,舒缓湍急皆循其理,似义;奔腾向前,冲过千山万壑,似勇;有深有浅,浅可流行,深者不可测,似智……

  孔子通过观察大江大河,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儒家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这里虽然没有说明他的“道”是什么,但从《论语》来看,是“仁”,“仁”就是孔子所要构筑的道德体系。孔子曾说:“吾从周。”并且孔子还说他曾多次与周公梦里对话。孔子的道德体系是在周礼基础上创立的。所谓“德”也就是顺应自然的“道”而为,但是因为儒家的“道”是“礼”,只能是人为的规则。

  虽然如此,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说,也即后来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由孔子孙子子思和孟子首先提出的,作为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其核心是强调“天道”和“人道”相通,“自然”和“人为”相通、相类、相统一。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继承了这个理念。

  孔的学说尤其重视道德教化。水是普遍存在、人类须臾难离的物质。水的许多特征接近道,也接近孔子理想中的“道”和“德”,具有孔子阐发其道德思想的深厚底蕴。因而为孔子和儒家的“智者”、“君子”所接受和推崇。孔子顺理成章地把水的形态和性能与人的性格、意志、知识、道德培养等联系起来,水也就成了体现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感性形式和观念象征,成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孔子的这种比德论水的审美观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思想家都以此来理解水的品性。

  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孔子的对水的社会化、道德化认识,正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的大江大河必观的论述有着深刻的哲理,值得人们思量!


上一条:如水般坚硬
下一条:大道若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