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给读书人一面整容镜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柯英         时间:2020-04-08         点击量2036

        总想写写孔子,总是不敢动笔。一来,孔子太高大完美了,自古圣人第一人,想看明白却总看不透。二来,孔子的影响也太深太广,以至于平俗说话处事,动辄便牵涉到《论语》,诸如:“男女授受不亲”、“和为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之为之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德不孤,必有邻”、“三思而后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怪不得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简直就是咱读书人的一面镜子,既能让你照出自豪,也能让你照出自卑;既能放大你的快乐,也能放大你的忧伤。在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不读孔子,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不在这面镜子前“三省吾身”。

  这面镜子高悬于读书人的头顶已经两千五百多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他那思想的光芒,始终像清凉的月光一样徐徐流泻着,穿过历史深长的时空,渗透在现实的空气里,读书人呼吸之间无不吐纳些微话语分子。

  因此,做为一个读书人,一直罩在这面镜子下,呼吸着远古的话语空气,是有些无奈的憋屈,也有些不敢亵渎圣贤的慎审。

  但是,当你从神像崇拜的迷信中走出,仔细思考孔子何以有这么久远这的影响力时,不得不承认,孔子思考的、说出的,其实不过是来自民间的生活经验,是做人处事的人生格言,那些片言只语的语录,也许没有今天的人们编织的那样华丽美妙,但思想的光芒却深植于汉语的土壤中,抽枝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一代代读书人活筋壮骨的灵丹妙药。

  孔子“语录”的核心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字。但《论语》告诉我们的又远非这么简单。中国的读书人往往喜欢把简单的复杂化,复杂的简单化,久而久之,便简化了许多细腻温和的“小道理”,只留下了通用的大道理。于丹讲《论语》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正是抓住了直通人们内心的“小道理”,为听众送上“心灵的鸡汤”,才赢得声声喝采。

  细腻温和的“小道理”需要个体内心去感受,我在这里还是得大而化之地谈谈我所感受到的孔子的哲理。

  做为一个读书人,首先是读书这个终身的必修课。孔子论道,似乎也是针对读书人讲的,《论语》第一章便是“学而”。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开头就循循善诱地开讲“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与友相磋的学习态度、诲人不倦的教学方式,后来多次讲到学习与实践、学习与生活等:“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这些关于学习的观点,现在看来,依然是经得住检验的真理性经验。作为现代教育者,也常常不得不借用这些古老的格言来律己律人。

  其次是做人处事,这是孔子与他的弟子谈论最多的话题。孔子提出做人的最起码准则是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行,行必果。”同时,还提出一系列做人处事的规范,如行事要敏捷,说话要慎重,“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要有爱心,具备“仁”的品格,“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不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乐,仁者寿。”人与人相处,讲求“和为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在平常相处中,人与人难免发生矛盾,有恩有怨,作为知书达理的人,怎么办?弟子子贡曾问到过这一问题:“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要善于宽恕别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峭计较别人的过错,自己所不希望得到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对待自己的不足,应持“不怨天,不尤人”的态度,平和自处。做人方面,孔子特别推崇“中庸”之道,今天人们对这个词的解说是圆滑、世故,而在孔子眼里,“中庸”是一种至美至善的极高境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也就是孔子说的人到了知天命之年,方可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除此,孔子还多次讲到过家庭伦理道德、君子的修养、君子的行为等,可以说,为读书人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日常行为规范,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圣经”。可想而知,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仕子们,经过《论语》的淘漉,能不成为“正统思想”的卫道者吗?能有几个敢离经叛道?当然,这里面合理的东西渐渐内化为民众礼仪的一部分,奠定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核。

  “学而优则仕”,读书人通过读书然后为政是封建时代的必由之路。读书人从政后怎么做?有一次孔子跟学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座谈理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段话可以看到是孔子对弟子的一种考验和期待。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是治理一个小国,达到“足民”,公西华有志于礼乐教化,曾晳则向往恬然自适的生活,四个人的人生理想中,孔子只肯定了公西华,赞同了曾晳。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在意弟子为政的礼仪和对待民众、对待自己的态度。子路虽然志向远大,但不谦和,自以为是;冉有治理小国的志向中还缺少一些东西;公西华想做礼乐教化的事,符合孔子教化民众的愿望;曾晳看似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却是一种修身养性、自我完善的理想。

  职场也是人际关系最复杂的一面。孔子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讲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君子与小人团结而不去搞互相勾结,小人是互相勾结、结党营私,而不讲团结。有次听一位领导讲职场三种人际关系,对此理解更深。这位领导讲行政单位人际关系不外乎君子与君子、君子与小人,小人与小人三种,君子与君子是和谐共事,君子与小人是团结从事,小人与小人则是结党营私。此言已是深悟《论语》中的为政精髓。

  读书人做了官怎么从政,孔子深有体会。《论语》讲到叶公求教孔子怎样治理政事时,孔子说:“近者说,远者来。”意为使近处的人高兴愉快,那么远方的贤才就会投靠你。他的弟子子夏做了一个地方的长官,求教管理政事时,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个“欲速则不达”的准则怎么把握,是一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问题。

   古代读书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的读书人则从《论语》中对接修身养德之道,一部片言只语的《论语》成为两千五百年来影响中国读书人最弥久深远的“圣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