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人才市场,虽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很多,但不少公司和企业也往往苦于找不到适合的人才。而且,所需要的都是一些必须掌握精湛专业知识与技术的高级人才。往往是招聘者越急,应聘者则越不急,不出大价钱舍得放血恐怕是招不到“大才”的。前不久我在央视上看到某教授讲课,说是有一个工厂,为了一个真正的专业大才花了一百万年薪才搞定,但一年下来所创收的利润就远远超过了这一百万,还是很值得的。这都说明了大才的难得和价值太高,其要价是不会轻易下降的。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说的就是刘备爱惜人才,独具慧眼,一次次的光顾茅庐,第三次才请成诸葛亮出隆中下山,来帮助治理国家大事。也有研究三国的学者却认为“三顾茅庐”是诸葛亮精心安排的一大计谋,刘备三次遇见的各等人物均为有意安排,恰是诸葛亮的多谋善算,他采用了孙子兵法的“欲擒故纵”计,硬是把个刘备弄得更加神魂颠倒,非请他出山不可。但最后孔明却故意推辞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孔明方受。结果,诸葛亮官利双收,才肯为刘备卖力,刘备似乎首先遭到了诸葛亮的一次“暗算”。
如今面对许多高薪聘请的大才,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年薪,难怪如今有人借古喻今,把一些高级人才隐语为“诸葛亮”,自认清高,倚仗着自己的那些学问技术,没有高官厚禄是请不动的。他们自恃脑子聪明,其实有点诸葛亮“暗算”公司的味道,目的是牟取个人利益。
请高级人才难,在屡屡碰壁之后,很多公司也不买账。人各有志,你清高你的,他们干脆找一些普通的人才来加以培养。
这种做法真的很明智,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要三请诸葛亮才肯出山,而你“诸葛亮”出山之前也不过只空有满腹经纶,没有实战经验,我们素性都不请你们了,你没有找到理想工作,势必产生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充其量只是属于有潜力的发展中人才,还有待于公司的栽培。你等着吧,到时候长久没事做,看你还出不出山?可能会不请自到,待遇条件低也得干。
的确,对高级人才的过于俯首,恰恰会助长了他们一种不良的念头,对今后的就职说不定也是一颗暗里埋伏的定时炸弹。衡量一个人才,不论高级的还是普通的,首先要注重于思想品德。对那些摆架子的“大才”,说句笑话,像张飞所说那样也不为过:“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细想,公司和企业虽然利用了“大才们”的学识和才能,大才们也得到了实习。否则,老在谈价钱,没有投入工作大才们也是个空头诸葛亮。任何人才都需要就职后在岗位上得到磨练、实习和培养的,公司与人才之间是互惠的。大才们凭什么那么架子大,那么难以使唤,还有很多各类大学生等着招聘呢。
尽管如今一些急需高级人才的公司,如刘备三顾茅庐时实力很小,他们多属于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招到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确实有赖于人才来改变现状。但在架子面前,不妨就多找找有潜力的普通应届毕业生,只要专业对口就行,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真正是否“诸葛亮”,一半还靠在公司就职后的挖潜力培养。请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来谋职,也同样还有相当长的实践磨合期,学历再高,倘若在以后的磨合中出问题也是会前功尽弃的。
所以,与其死死盯着那些自命清高的名校拔尖大才,不如也找找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和有实践经验的实干家来磨合与培养。他们都没有架子,却有着很大的潜力。大学生在经历了一段就职锻炼后完全可以成为公司和企业的骨干力量和栋梁之材。实干家稍作培养进修也可以用知识武装自己而大有作为。再说,有那么多的普通应届毕业生和待业者正拥挤着等就职,个个苦于谋职无门,更多的向他们垂青,敞开就业的大门,不仅解决了公司自己的需要,也缓解了人才的积压和浪费,为就业难开辟了一条路,做了件好事。
上一条:观念革新应先于技术创新
下一条:新型人际关系——注重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