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恭于父母之身,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文公集》。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说:君子立下的志向,是想让自己有为民请命的器量,有圣人一般的德行,有称霸天下的大功,然后才不辜负自己的父母生育了自己,不愧为天地间一个完全的人。
青年时期的曾国藩把“治学”作为励志的起点。在学习中他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务实精神,力戒空谈,潜心学习。他深知学问的获得不时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勤学好问,持之以恒,才能日渐精进。他告诉后人,做学问好比修金子塔,基础越深越扎实为好,这样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求得高而精,精而尖。他告诫后人,读书不可贪多,而要专注于一书,力求吃透。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才能学惯中西,博今通古。有了扎实的功底,有了一定得才学,才能够实现为国立功,为己立德,为人立言的理想与抱负,才能受到社会的承认和世人的尊敬。
有了一定的学问,还要注重自身的道德的培养。《礼记。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曾国藩认为,人都有向善的本能,而能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关键在于其能不能持之以恒的进行道德修养;而“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古人把“德量涵养,躬行践履”视为一个人的美德。这也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特征。
曾国藩一生取得的成就,可以说都在“志向高远”中。在“修身”、“治国”、“平天下”传统思想文化的滋润的教化下取得的。曾国藩家书,是其毕生“励志”的生活实录。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何于与我哉?”他明白无误的告诉弟弟,只有立下坚定的志向,才有可能勤奋自勉,不断增加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才能干一番造福人类和社会的大事业来。
曾国藩深知,一个人立身处世创大事业,结果难以预知。古今往来,成功的人固然有,但失败的人也不少。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是一个磨练心性,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要有坚定地意志。志者,心之何也,气之帅也。有志者,事竟成。居贫困而志不改,处危难而志弥坚,报国复邦,建立功业,或闻鸡起舞,或卧薪尝胆。
《孟子.告子下》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于版筑之间,胶鬲于鱼盐之中,管仲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国藩深知《孟子》之意,和同乡好友刘蓉、郭嵩焘结为“湘乡三剑客”,互相勉励,传为佳话。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被点中翰林后,锐意进取的精神更强了,他在诗中写道“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以一介书生而统领湘军兵勇,在初期与太平军的征战中,靖港之战中,险些丢了性命,在这中劣势中,他深知苦难是一种考验。他效法《易经》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而意志更加坚定,他以超人的毅力,反思得失,苦读兵书,寻找差距,严于律己,勤于治兵,运筹帷幄,最终战胜了太平天国军,为维护和稳定清政府的统治立下了赫赫功勋,从而实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君子建功立业,闻达天下的夙愿。
上一条:苏轼:步步疼痛,步步莲花
下一条:垂辉映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