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漫步西湖边,走过桃红柳绿的长堤,总会奔向那在苏堤南口的杭州苏东坡纪念馆。不大的场地,几分钟就可走完,却偏偏被那些图文吸引,一次次,一遍遍,一行行,眼睛看不够,还要拍下来,之后还会翻看,流连。
苏轼的诗词文赋,穿越了近千年的风雨烟尘:“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柔美的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盎然的理趣;有大江东去,有人生如梦;展开想象的翅膀,好似泛舟赤壁之下,享清风徐来,看水波不兴……一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苏东坡啊,然而再多的歌咏,再多的贴近,都比不上一段话,一串数字,让人惊心:
“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45岁起不停被贬谪,49岁丧子,直到60岁还被贬,66岁,他走到生命的尽头。”
好像突然射来的一串子弹,毫无预兆,无法躲避,直击心脏,让人痛彻心扉。每一个数字,都是人生之路上的一个狠命的停留,仿佛赤脚在荆棘上疾走,每一步都鲜血淋漓,一直到66岁,生命划上句号。每一步都是疼痛,每一步都是疼痛过后的升华,让疼痛开出花来,用了悟和旷达来渲染。
22岁丧母。痛入骨髓和豁然开朗。
嘉祐二年丁酉(1057),苏轼22岁。那年春天,苏轼苏辙兄弟应试礼部,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名震京师,家族的门楣光耀,烟花还未燃尽,笑颜很快就收敛,愁云笼罩苏门。4月8日,母亲程氏卒于眉山,终年48岁,兄弟俩丁母忧归故里。解职守制是不可违逆的,更有丧母之痛,啃噬着青年苏轼的心。
丁忧三年,至1059年9月服满。26岁那年冬,通过考试授官,别弟苏辙上任,那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就写于此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在世,偶然留下一些脚印,像是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在痛苦中顿悟,在顿悟中悟透禅理,自有一种清醒、淡定和超然。
30岁丧妻。31岁丧父。失去恩师。人生就是不断地失去。
治平二年乙巳(1065),苏轼正月还朝,5月28日,妻子王弗卒于京师,终年26岁,十年夫妻。是情深的爱妻,又正值而立华年,疼痛好像苏轼命运里不请自来的客,并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似乎还嫌不够,紧接着,治平三年丙午(1066),4月25日,丧父。31岁的苏轼,父母都不在了,人生只剩归途。买船运送父亲、妻子灵柩,经大运河转长江归故里眉山安葬。1068年7月服满。之后娶妻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之后离川,各地留下了他颠沛的脚印,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失去母亲,失去父亲,失去故乡,一个人生命的孤独与疼痛,年轻的苏轼都已尝够。1072年,他又失去了恩师欧阳修。这一年他写下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在了解了一些苏轼的生平事迹之后再读,想到的就不只是单纯的写景了。
45岁起不停被贬谪。直到60岁还被贬。
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发。45岁起,贬谪是苏轼无法更改的宿命,是那个时代赋予他的,是他作为一个臣子的责任。8月18日以“文字毁谤君相”罪押入汴梁乌史台牢狱,共130天,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写诗《狱中寄子由二首》,人称绝命诗,“小臣愚暗自亡身”。“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以景写情,霜气凛冽,夜晚阴风阵阵,琅珰叮当作响,风声鹤唳,以为命不久矣,思念妻儿,祈福民安。既嘱托后事,又表达生之眷念。
绝命诗感人,加之众人营救,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的国策等原因,苏轼被从轻发落。之后,这个命途多舛的天才,这个宦海浮沉的子民,自应试及第,离开故乡,辗转凤翔、汴京,杭州、惠州,直至儋州,他的足迹遍布南北十余个城市,是贬谪,是漂泊,在挫折中修行,也是心灵的重塑。
满腹才华,满腔报国志,苍老的生命在贬谪迁徙中耗尽,挫折艰难本不是财富,只有超越了这些,才成为一生的财富。
49岁丧子。66岁,他走到生命的尽头。
1084年,元丰七年。4月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团练副使。7月28日金陵舟中幺儿苏遁夭折。
这一年,苏轼游览庐山,写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描写庐山奇观,阐述隽永哲思;写《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字面是花好与爱花,深处是达观与潇洒;写词《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早春游山野餐,清旷闲雅,人间有味是清欢……纵观这一年的作品,没有颓废堕落,没有怨天尤人,对生命的认知,因为纷杂的经历而变得更加开阔。
1101年,苏轼66岁了。正月过大庾岭。五月南京。六月常州。6月1日真州生病。7月28日(公历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
苏轼一生中两次来杭为官,第一次是1071年做杭州通判,第二次是1089年为杭州知州,前后在杭五年,政绩斐然。一条苏堤,一湖碧水,数百首诗词,近千年相承的民间传说,传达着杭州人不尽的感念,深切的追思。
我站在杭州苏东坡纪念馆前,凝眸伫立在那儿的苏轼石像,想起有人做过的一个统计,唐宋有贬谪经历的大诗人,从他们现存的诗词里,找寻带“笑”字的篇数,占比最高的是苏轼,达11%,约3000首中有344首带“笑”。
疼痛是生命的罅隙,也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步步疼痛,这是严酷的现实;将疼痛升华,步步莲花,这是苏轼特别令人折服的地方。
补充说明:苏轼生卒年1037-1101,各纪念馆材料都如是说。苏轼生日农历为1036年12月19日,对应公历1037年1月8日。还涉及古代文化常识,一般采用皇帝年号和农历记载年月日,按“男进女满”原则计算寿数。通俗讲,男人按照虚岁计算年龄,一般周岁加一。假如恰好出生在农历年年末,一出生就一岁,到大年初一又加一岁,满周岁算虚岁三岁。所以,才有苏轼66岁之说。
上一条:知音,从伯牙破琴绝弦说起
下一条:志向高远的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