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谥号东坡居士,乃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也,科第进士于嘉佑二年。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十九岁娶王弗,二十一岁中举,二十三岁举家赴京,二十六岁参于制科考试,队三等,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苏轼,文学业绩斐然,成就一代大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新貌;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苏轼的词在创造了多种风格,除传统的婉约清丽外,他的词或清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乌台诗案莫须有,千古奇冤逼人路。不系之舟飘自零,被贬黄州路八千。旷世奇才居东坡,宠辱不惊;举世皆浊我独清,独善其身。生死淡定自随缘,积极入世革弊政,世人皆醉我独醒,南柯一梦。逮捕入狱终无奈,世人皆知之史实,株连众朋亲友哀泣声。
铁肩担道义,励精图治,荣辱不定,位极人臣。奸佞旧党献谗言,刚直不阿敢直言,心直口快陷零丁。一朝天子一朝臣,浩然正气见忠义,旷达之襟怀,难入世,执着一生。徽宗大赦得内迁,惜心似已灰之木,情以何堪,随缘自适泛轻舟。
东坡一生,妙手著文章,情与境自成一家之言,如行云流水,雄辩滔滔,骈散纵横,气势磅礴,不落窠臼。坚守儒家之精妙,兼纳佛道之精华。昔日学而优则仕,今日禅悟齐生死。
《水调歌头》曰:“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想象奇特,构思奇幻,虚实相生,语言汪洋恣肆,铺展自然如行云流水。冷峻的语言不乏火一般的激情,情景相容在天上人间,恰如一幅人景和谐的美景图。《念奴娇·赤壁怀古》把一个战场写得惊心动魄,在大自然雄伟的画卷下,怎不击起少年心中的千层浪?而下阙却用美人烘托英雄,让历经大浪淘沙下的周瑜更加丰姿潇洒、韶华似锦,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的形象被刻画得入骨三分、呼之欲出,语言的大气和波澜壮阔让人为之叫绝。
苏轼作品纵论古今不枉言,纵横恣肆笔犀利,了然于胸。赤壁泛舟放鹤亭,石钟山里见雩泉。喜怒哀乐山水间,覃思妙理皆自然。苏轼于月夜乘舟而游,任凭思绪随意挥洒,笔墨酣畅之至,独抒性灵,让情感迸发于字里行间,让怀才不遇之愤慨了然于胸,让奸佞小人之形象跃然纸上。东坡先生信手拈来,虚实相生,嬉笑怒骂皆文章。化有为无,化无为有,诗意蓬勃;行于所行,止于所止,才气四溢。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里,苏轼看穿一切,“学而优则仕”不再是毕生追求。当他把当局者的昏昏然和奸臣小人当道的政局丧失信心时,把一切不鸣都寄情于祖国大好河山时,乌纱帽也不过浮生一掠,浪花淘尽英雄,更何况秋风秋雨、一时的踌躇感触让其文学才华尽显于笔端。
自贬黄州君须记,锋芒收敛自平淡。诗歌合为事而作,寄情山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章渐次质而实绮,沦为性情中人。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游心于物外,禅理于闲静。淡泊名利,神会田园,文笔豪健而超迈。
一支天生健笔,以文为诗展才气,笔未至,气已吞,触处生春。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风格清丽雄健,清旷闲逸。词至东坡洗绸缪,豪放激越浪淘沙,雄浑博大酹江月。以诗为词念奴娇,水调歌头几时月。出新意于法度,寄妙理于豪放。置生死两茫茫,开词派之雄风,为世人所崇尚。虽如蚍蜉之苟且,然平生之功业,永垂千秋。
上一条:《论语》心得之不能省略的祭品
下一条:人生忽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