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嵇康,人们脑海里出现的是一个才情超群的翩翩美男形象。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这些标签别在嵇康的长衫上,熠熠飘扬着。他的作品,《养生论》《答难养生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诸文,重要内容就是讲“养生”,他与人反复辩难,写来汪洋恣肆,读来酣畅淋漓,从中可以窥见嵇康之养生观。
嵇康的养生观,包括精神和形体两个方面。养神,是指精神修养方面,要“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等等。养形,是指以导引呼吸之术来锻炼,提升人的身体机能,是服用妙药,来加强身体保健。而养神与养形是有机统一,互相依存的,即所谓“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是也,二者兼顾,延年益寿。近一千八百年前就有这样的认知,不可不服,这些有关养生的认识包含着嵇康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和对养生的大胆推断,其《养生论》受到后人推崇也在情理之中。
嵇康,简直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仔细研读他的养生诗文,特别是最著名的《养生论》一文,借助多个版本的注释,将原文和译文逐字逐句对照理解,发现有的认知难免狭隘,甚至极其错误,在此罗列一下,加以澄清。不再把嵇康当作神一样膜拜,将他从神坛拉回人间,当作更真实的存在,一个不完美的天才,那么他的养生理论,也就从“神的养生论”回归“人的养生论”,或许这样的解读于现世更有意义吧。
《养生论》一文,开篇在概说之后,这样说神仙和世人的区别:“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大意是,至于导引调养得法,因而享尽天年,多的达千余岁,少的大约数百年,是可能有的。
相信每位有一点生物学常识的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哑然失笑。虽然嵇康说的是一种可能性,活了几百岁、一千多岁的人,是一种客观存在,哪怕只有一例,就不能妄言嵇康所说之谬误。要达成这个目标是有前提的,即“导养得理”。因为受汉末以来道教神仙长生之说的影响,嵇康再特立独行,其思想也难免带上时代的烙印。当然,这里所谓的“导养得理”并非指一般人,而是仙人,神仙之禀赋原本与常人迥异,接受了自然的异气,吸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而世人是做不到的,因为世人不精于养生之道,所以中道而夭。
我说他这段话的错误,就在于他基于世间有神仙存在这个基础。在此前提下谈养生,那养生是不是也打了折扣呢?
说到食物的相对性,嵇康说:“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鱼不养,常世所识也。“什么是蠢人和聪明人都知道的呢?吃大豆使人增加体重,吃榆荚使人贪睡不醒,吃合欢使人消除忿怒,吃过萱草使人忘记忧愁,还有,葱蒜之类会伤害眼睛,吃小猪和鱼不补养人。
中医理论将食物“寒、凉、温、热”的属性称为“四性”,食物具有“酸、辛、苦、甘、咸”五味,因为食物性味不同,人的体质不同,食用的时间不同,达成的效果也有差异。吃大豆增重吗?大豆是平性食物,能健脾和胃,起调补作用,一般说无偏盛之弊,增重乃无稽之谈。若是贪吃无节制,不要说大豆,绝大多数食物能使人增重。榆荚就是榆钱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促进肠蠕动。榆钱微辛,性平,入药能安神健脾,对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等有一定效果。安神与贪睡之间,隔着十万里吧。合欢确有解郁安神之功效。萱草花性味甘凉,有消炎清热、明目安神等效,大概这就是嵇康所谓的忘忧吧。葱蒜伤害眼睛,因为特殊气味,大蒜吃多了会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依然是食用过量的问题),从而影响视力,民间有“大蒜有百益而独害目”之说。吃小猪和鱼不补,翻阅群书也未见科学道理。我知道,没有坏食物,饮食适可而止,过量皆不宜。
在嵇康那个年代,食物的相对性已被人所认知,但在具体的食用药用效果上,终归没有现代的认知来得到位。毋庸讳言,嵇康的有些论断不无道理,就上述这段话,却是谬误与正确杂糅,多少影响了他论证的说服力。
谈到善于养生的表现,嵇康说:“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大意是,明白美味伤害天性,所以弃而不顾,不是贪食而后加以抑制。
嵇康讲养生的五个难点: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转发。说白了就是,对名利孜孜以求,不会合理地控制喜怒哀乐,纵情声色带来疾患,过分满足自己好吃的欲望,喜欢瞎想而伤害五脏之神明。
其中滋味不绝,和上述摘句意思契合。嵇康的三观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性情、遭际有关,他的独立思考,注定他的识见高于一般同时代人。假如将他这话放入现代,势必产生困惑:因为美味伤害天性,就不吃美味,那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除此之外,不要名利,没有喜怒哀乐,节制声色,还不胡思乱想,那余生用来干吗呢?
嵇康对贪食之后加以抑制不太苟同,对于养生而言,弃而不顾胜于贪食而后抑制,前者更有养生成效。养生从来不该是一种刻板的认知,一旦当作教条来落实,简直了无生趣。人的一生,不只是活着便好,顺从天性,有爱好,见性情,自由自在,此生才值得一过。如果只在意生命的长度,不去尽力获得宽度、深度、厚度,甚至连人情温度也不要了,此生何为?
嵇康《养生论》出来之后,好友向秀和他反复辩难。向秀认为世人都有情,满足欲望是合乎自然的,倒更契合现代人的养生理念。
我们不能苛求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奢望他超越他的时代,成为无所不知的天才,嵇康的养生观虽有不完善甚至谬误,但文中揭示出的一些思想,表露了他不从流俗的傲兀气质,节情保性的生命追求,对名教的辛辣嘲讽,更见他对现实可贵的批判精神。嵇康不是神,这一点颇让人欣慰。(2020年5月14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上一条:诗文断想:橄榄、菊苣及冬葵
下一条: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