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仁”学的发展看孟子的历史功绩及其思想的文化价值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羲里谪仙         时间:2024-09-05         点击量419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孟柯,以其邃密的智慧和精深的文化素养,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孔子首创的儒家“仁”学,把孔子的“仁”学从道德范畴推而广之,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空前完善的“仁”学体系,孟子由是而被后人尊为“亚圣”。

所谓“仁”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正如孟子所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儒家“仁”的学说思想体系,是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过程,也正是孟子思想发扬光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历史和社会现实双重因素的影响。首先,历史促进了“仁”学的发展。关于“仁”的学说,不是孔子或某一个人凭空设想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历史上的周王朝,是推翻了殷商暴政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前朝的殷纣王残暴失德,重神轻人,于是失去了人心,也失去了江山。周朝统治者总结了殷商亡国灭宗的历史教训,初步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以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和保护人民,取得民心为内容的“敬德保民”思想。于是,神的绝对权威动摇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重视。重人轻神思想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初步的“仁”学思想。孔子集前人“仁”学思想之大成,首创了以“爱人”为核心的儒家“仁”学思想,使之理论化。所以说,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其次,社会现实的需要更促进了“仁”学的完善。当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分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代的孟子,以其敏锐的目光洞悉到了孔子“仁”学在理论上和系统上的不足和缺憾,于是以其毕生精力潜养涵修,提出了“性善”论、“良贵”说、“民本”思想及“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适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进步主张和方法论,在继承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把孔子“仁”学思想直接同政治联系起来,提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等重要理论和“爱人”、“敬人”的“仁”学主张,使儒家“仁”学日臻完善,形成了体系。

孟子对儒家“仁”学体系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性善”论和“养吾浩然之气”的内省修养方法论,从深层次上研究了人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在孔子已肯定人的独立意志的基础上,肯定了人的与生俱来的本然的善,这本然的善又具有本然的贵,即孟子所说的“良贵”,也就是肯定了人之生而固有的价值,即人的独立意志、人格和价值之所在,从“仁”学内部丰富了孔子的“仁”学内容,从理论上阐明了“爱人”这个“仁”学的核心问题,完善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将“仁”学同社会、政治、经济相联系,增加了“仁”学的内涵,扩大了“仁”学的领域,进而使之体系化。

孟子的“性善”论,以天赋“四端”立论,有先验论的色彩。四端者,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之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这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把“四端”比作人的四肢,认为它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贵”,且把这先天的东西看作成为尧舜的必要条件,而把能否成为尧舜则归结于后天的培养。由此可见,孟子是重视后天的,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后天的主观努力,二是重视道德的教化;三是重视环境的影响。而这三者,都属唯物论的范畴,所以说,孟子的“四端”虽带有先验论的色彩,但其“性善”论的主体内容则重在后天,因此是唯物论的,具有永恒的社会文化价值。

孟子的“民本”思想,集中表述了孟子思想中的民主精华,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经典著述,体现了他尊重人民意志,关心人民疾苦,关注政治得失成败的重要思想。应该注意的是,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并不是褒民贬君,而是在天、君、民三者之间设定了一种互动关系,即天授君,君治民,民影响天。显然,前二者是尊君思想,后者则是重人贵民思想。孟子把尊君与重人贵民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充分显示了孟子思想千秋不灭的文化价值。

孟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社会经济学家。其《孟子》七篇,义深辞畅,历为众多学者研习传诵。

孟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学说“良贵”说,特别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孟子肯定每个人本身都具有“良贵”(人的内在价值),提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一人格尊严的深湛观念,在中国文学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倡导“天人合一”的人,他的“尽心知天”说,把人的心性和天贯通起来,追求天与人和谐、统一、均衡。孟子的这一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后世的哲学、美学、文学以及绘画、建筑、音乐、雕塑等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的道德观,在其思想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的“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历来被国人视为行为规范,至今乡间里巷常闻此语。

他的“义利之辨”,实为公私之辨,强调个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具有鲜明的“尚公”特征。

他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的博大胸襟和爱国爱民之心,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

孟子的“养吾浩然之气”的内省修养方法论,充满着个体浓烈的情感色彩,显示出他个体人格的伟大与坚强,具有个体人格美的特征。它所涵盖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励了多少英雄豪杰,崛起了多少“中国的脊梁”!

孟子的“舍生取义”的光辉命题,充分体现了道德的自律作用,让多少名士笑傲王候,轻蔑权贵,挺身赴险,大义凛然,义无反顾地为正义和理想献出生命。

孟子的“居天下之所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立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重气节、轻名利的大丈夫人格标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道德标准,“莫善于寡欲”的修养标准,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志士们信奉的人生至理,处世原则。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刻的,是他提出的诸多不俯仰权势,不苟求富贵,不食嗟来之食,不取不义之财,不以势利交友等严正的做人原则,矢志不移地追求人生价值的命题。正是在这些光辉命题的感召下,中国历史才有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爱国爱民的英雄赞歌,成为我们千古不朽的民族精神。

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是治于人”,顺应历史潮流,肯定了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对于人类脱离蒙昧时代,促进古代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时至今日,仍不失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上》)的辩证观点,重视人的经验,充满了反对教条主义的革新精神,起到了推动我国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

孟子的以“充实”为美的美学思想同老子的以“朴素”为美的美学观相辅相成,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神韵之美!

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文艺美学思想,重意境,重神似兼顾形似,至今仍为文艺创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

孟子的“仁政”思想,流露着理想主义政治的勃勃英气,注入了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思想,涵盖仁义礼智之道德规范,成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奉为圭臬的政治信念和处世原则。

……

所有这些,构成了孟子“仁”学思想的绚丽光环,记载了孟子不朽的历史功绩,凸现了孟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显示了孟子思想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对后世的许多重要思想家,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本文于2006年6月28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