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什么用?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草舍煮字         时间:2019-06-10         点击量2601

  先看看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首集桃园结义,关、张二人向刘备表忠心的桥段——

  关羽: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张飞:俺也一样。

  关羽: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

  张飞:俺也一样。

  关羽: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张飞:俺也一样。

  网上有好事者截取了这段视频,起个题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呵呵。

  罗贯中对于关、张的人设编排,不过是小说家言。实际上,关羽虽说经常夜读《论语》,但在文才方面则鲜有记载,更无作品传世。而单看看当年张飞在真多山打败张郃后,率部巡游,写下的《真多山游记》,其中有:“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文中运用典故(王方平精通天文图谶学,后来升仙),情景交融,言简意深,体现了张飞的个性。此外,古今很多学者研究,张飞的手迹有石刻传世,可与岳飞的书法相提并论。我曾有一篇《东拉西扯说张飞》,素材来自许多书籍,这是读书的用处吧。

  读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学校的学习。首先,读小学有什么用?我姥爷是旧时代非常老派的中医,早年在家境还比较富裕的时候,供长女(我妈妈)上完小学就要她辍学,回家照顾家人。姥爷的观念倒不是女孩将来会嫁出门,不必花钱教育,而是女孩子主要工作是干家务,买菜的时候看秤、算钱不被别人骗就可以了。女子读书多了嫁到夫家也不安分,女子无才便是德嘛。我姥姥根本不识字,连钟表都不会看,做饭靠燃香火来算时间。所以,小学知识是辅助基本生活应用。

  插一句,我妈妈后来离家出走,与姥爷断绝父女关系,勤工俭学直到上了医专。否则她也不会嫁给一个部队大学生。这也是读书的用处。

  为什么初中、高中要设置很全面的课程?首先基础课是必须的。比如语文,其他哪种课程,甚至整个人生,不需要学生具有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对自己思想、主张的表达能力?再如数学,在学习其他课程,或者从事绝大多数专业工作都要用到。

  其次,中学课程的设置是进入社会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有些也许在本职工作中不一定都要用到,但生活中遇到时不会因为无知被迷惑。比如,原子弹的制造属于高科技,但原理却是高中物理的内容。肥皂为什么可以去油腻,初中化学就能解释。之前我有一篇文章,揭露一些网文缺乏常识、缺乏思考,不负责任只为炫耀、刷存在感。比如,我妻在网上发现一篇文——揭开刷洗塑料拖鞋“秘籍”的封印。她谨遵细作,还一边给我介绍,苏打加上白醋。我说这两种东西一个碱性一个酸性,单独用都有清洁作用,放在一起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反而作用相互抵消。可是,妻得意地说,你看这不是刷干净了吗?我走近一看,果然只剩下浅浅的顽迹了。你还用了牙膏?我看见旁边还有一支牙膏,就问。是啊,苏打、白醋、牙膏混合。原来如此,牙膏有清洁和研磨作用,而苏打与白醋中和,花了钱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了障眼法。唉,用牙膏和用洗衣粉刷鞋的效果差不多嘛,牙膏却比洗衣粉贵。这是不是因为缺乏知识而被网文迷惑呢?

  更重要的,中学要设置很全面的课程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启发学生对某些专业的学习兴趣,发现他们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比如,如果中学没有设置历史或者美术课,学生18岁之前都没有接触到这些基础,很难想象他们当中会有人将来能成为历史学家、画家。每个人都至少有一项专长,但仍有些人没有成才,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专长被发现得太晚,错过了最佳学习期,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被发现有哪方面的专长。有句老话说,八十岁学吹鼓手,还没出气就断气了。

  那么,大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呢?大学里更多的是专业知识。我经常听到大学生或者上班时间不长的年轻人问,大学里很多专业与工作实际是脱节的,或者如果我不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大学四年有什么用?我的前老板曾经是大学教授。下海办公司后,他坚持一线新员工只招收大专以上的毕业生。这是在经验成熟的人才不容易招的的情况下,自主培养的人才的必备条件。他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凡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至少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参加工作后,无论他是否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掌握工作技能都要比非大学毕业生快得多,也扎实得多。大学的读书经历很重要。

  当然,更多的课外书籍也具有与教材相同的知识。然而,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一共十六年,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方面的学习,这些只是读书的实际应用。读书还有更重要的用处,就是“无用之用”。我们消遣时读的“闲书”可以属于这一类。说它更重要,并非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上海交大的一次讲座上,徐飞副书记讲到,西方世界在最近200年所创造的文明,为何超过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物质文明?因为,恰恰是东方人对思辨、理性、逻辑的东西不在乎。现在许多高校中所大力推行的通识教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此外,当下的世界,压力山大,竞争激烈。普遍存在着人的压力无处释放,情感无处宣泄,精神无处寄托,灵魂无处安顿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读书的无用之用。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在讲座中也说到,所谓“无用之用”其实恰恰是大用,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也就是常说的价值观。此外,它还可以充实人的德性,即做人的价值和标准是什么,我们如何去做一些道德判断,这同样是人的一部分。现代人的内心往往不自由,这是因为物质目标等现实问题太多,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其中,从而会导致丧失人格、尊严的情况出现。而读书的意义,其实就在于反思自我。

  我的理解,我们的一生都充满了各种压力,从出生后的“早教”起跑线压力,接着未成年的小升初、中考、高考压力。成年后,就业压力、工作压力和住房压力,恋爱、婚姻和生育压力,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压力,到了老年,空巢寂寞压力、养生健康医疗压力……纵贯生命始终的压力和竞争,我们何曾快乐过。这么多的压力似乎拥有大量的财富才能解决。然而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不免带来众叛亲离,千夫所指。成为财富的奴隶,并未带来快乐。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在宇宙空间里,我们的身体有多么渺小,不及沧海一粟;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生命有多么短暂,堪称一瞬秒杀。如此渺小短暂的我们,人生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自由快乐吗?而要自由快乐就要有所放弃,无休止地追求财富不是快乐之源。人是情感动物,快乐是一种精神享受,拥有了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质基础,应该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对快乐的追求之中去。读书就是重要的投入。

  总结一下,读书是否“有用”? 读书存在着几种境界,第一层就是要解决所谓“有用没用”的问题:这一层就叫做“学以致用”,读书产生了实在、现实的好处,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具体技能。例如学法律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再往上一层,则是“学以致知”,就是满足我的好奇心,比如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发问,再通过阅读或用科学的思维、实验去解决问题。而第三个层次则是“修身养性”,这就是建立价值观,这就超越了前面两个层次,读书不再是为了寻找什么,而是读书自身的最终归宿。


中财论坛江天漫话版块正在开展关于“读书有什么用”的讨论,欢迎点这里参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