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曾经很为这句话感动过一番,后来知道是高晓松说的,转而唏嘘不已。我以为说出这样话的人眼睛永远只看着远方,或者诗,因为诗就是远方。好在他写下“对不起,永不酒驾”后又重新凝视远方,为我辈等所不能及。我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此后高晓松会把这句话的“只”删除,而改成“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诗和远方。”这才是凤凰涅槃。
期望只不过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很美。包括自己在内,有几个人能超脱飘逸呢?我们被自己的思维的泥潭束缚着,无法挣脱出来,在精疲力尽时抬头看看远方,已经很不错了。思维的本质是要超越现实的,但环境一次次地把思维拉回来,于是,生活变成了痛苦的游戏。这在我们成天的“纠结”中得以体现。纠结时,时间是流逝的,而人却原地不动。一个人花太多的时间处理眼前的事情,又能走多远呢?
一个楼盘,用大脑左半球思维的人会看到周围的学校、交通、商业街,他眼里是“升值”,而用大脑右半球思维的人更在意绿化、鲜花、湖水,他眼里是“诗意”。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一直延伸下去,所有的人最终都会走向“愉悦”,看见“升值”的人享受生活,看见“诗意”的人讴歌生活,各不相扰,这是理想或理想化的实现,可惜没人能做到,因为现实会唤醒你大脑的“右半球”或者“左半球”,它要参与,它要为你的纯粹的思维注水。现实的人,大脑或多或少都被注水了。折中才是正常的人,抑或是正常思维的人。其实正常不正常只是别人的认为,当然这个“别人”也包括你自己。“认为”不一定是真的,就像经常抽假中华烟的人,一旦抽真中华烟时会认为是假烟一样,问题是这世上抽假中华烟的人太多了,远远超过抽真中华烟的人。大部分人越不过现实给思维设置的藩篱,所以我们“普通”。
少数人只盯着远方。所有的人都是要往前赶路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大多数人小心翼翼看着脚下走路,一旦绊倒,就会停下来纠结那块石头,与绊脚石较真儿让他们几乎忘了还有路要赶,为几块石头耗蚀掉了所有的意志和精力,终生碌碌;盯着远方的人,绊倒了会爬起来继续走,因为他的目标是远方,他眼里只有远方,根本看不见石头,石头只存在于脚下。看不见石头,又怎么会跟石头纠结呢?事实上,你越过了那块石头,那块石头也再不会跟着你走。这就是思维的境界,虽然我们不知道远方是什么,但远方就是远方。你只有翻过一座山才能看到另一座山,停下,你的世界只有一座山。
为什么要砥砺前行?因为思维既离不开你眼前的物象,也离不开你的素养。常年生活在山里的农民,你能指望他脑洞大开,设计出恢宏壮观的故宫吗?就是随便给当兵的起个外号,不识字的人,也是万万想不出“丘八”这样的称呼的。越过你的眼界和素养的思维是有限度的。但就是这个有限度的超越定势的思维也能让你翻过另一座山。村长打破天也不过是想一些大队会计和妇联主任的事,他只有走进镇里,才会干出“村村都有丈母娘”的勾当,当然,只要他原意继续扩大镜像,他自然也能想出县长、省长的事,省委大院,也不过就是几个更华丽、更高级的大队会计和妇联主任,丈母娘除了衣着更讲究一些,也没什么特别的。这就是境界。你看不见,就永远想不出来,只能活在自己的思维定势里沾沾自喜。
在心理学和管理学范畴里有个名词叫“心智模式”,它是建立在我们经历、学识、修养基础上的固有的思维模型。它就像个流水线,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信息统统汇入流水线中,最后生产出你认为正确的判断或结论。心智模式能让你迅速做出反应,轻信也好、偏执也罢,理智也行,都会在第一时间定型。没有心智模式,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轻易上了骗子的当,或者为某一件事疯狂。高人就是那些不断修正自己心智模式的人,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识、深化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思维流水线生产出的东西更接近正确。停在原地肯定不行,这需要走起来——眼睛盯着远方,一直走下去,直到走到“闻道”之处。思维的高度和宽度决定了你人生的厚度。
没人等你。很早以前听到一个故事: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感召下,知识分子纷纷献言,毫无保留。在大学的征求意见会上,班长滔滔不绝,团支部书记也准备了万言书,苦于班长的发言没有结束的意思,于是先上了趟厕所尿了泼尿。待他回来,会议已经结束,团支部书记懊悔不已,埋怨班长独抢风头。然不久,“反右”运动开始了,班长成了右派分子,等待他的是漫长的教育、下放、改造。到1980年代初,班长得以平反并落实政策回到学校,做了一名清洁工。在厕所,已经贵为校长的团支书看见昔日的同窗,不禁老泪纵横,欲拥抱,没想到班长猥琐地躲开,连声说:“不敢、不敢,您是校长,天壤之别呀!”校长说:“哪有什么区别,一泼尿而已。”一泼尿而已!但这泼尿却画出了两个界面,那是思维的鸿沟。当团支书仰望蓝天,思考量子力学的时候,班长也许正趁着夜幕,到农田里偷红薯吃呢!环境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进而改变了人生。
我一直默默地敬佩《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总是能思维在他所处的环境之上,虽然那种思维是模糊而含混的,但即使他思维的模式如雨雾中扑朔迷离的灯光,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去追逐,直到他看清了那个灯光,又义无反顾地追逐下一个扑朔迷离的灯光。路遥在追逐中英年早逝了,以至于我们并不能看到孙少平站在环境之上的思维带来的最终结果,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心中才腾起一个希望。追逐也许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至少能让我们平静。
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