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翅膀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张铭         时间:2020-04-26         点击量2419

人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因为不能让它轻盈起来,所以只能在地上行走。

芸芸众生,穿行在尘世间,躯体虽大同小异,精神却有云泥之别。你别不信,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匍匐爬行,可苏轼在人生遭遇风霜雨雪时,他尽力让内心世界如日朗照。他享受着山间清风明月,他丢下了人间的苦辣酸甜,随风逍遥,直上九霄。

苏子的翅膀原本没有太大的力道。他及第后,名满京城,成为御用的才子,成天围绕着主子写点艳诗谄文,也算是政坛文坛上的双栖明星。无数事实可知,一个文人只为少数人写点应景之文,华丽的文句是堆不出高度的,因为他没有了挺直的脊柱。苏轼此时像一只雏鹰被皇家所豢养,即使有飞翔的原始冲动,也无济于事。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走出金丝笼总有一片天空的。苏轼经历了第一次人生的苦难——父亲与妻子相继去世。父亲这座山倒了,他无可依靠;妻子这条河干了,他无处倾诉。心里的痛苦,让他不得不振翮而飞,他并不坚实的翅膀第一次充盈着气血。这段痛苦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以致若干年后有了怀念亡妻的诗作《江城子》。

文人的劣根性,就想让人赏识,这个人越是位高权重越好,尽管他们也都知道“诗穷而后工”的道理。但还愿意跻身官场,如飞蛾扑火般。看来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成了历代文人争相跨越的标杆。苏轼丁忧后,皇帝召唤他,他快乐地回到了“笼中”,他愿意享受那份独有的尊荣。

命运注定要为苏轼打造一副坚实的翅膀。作为一个热血青年,苏轼也是热衷改革的。可王安石的“富民强国”的变法,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苏轼跳了出来对抗。作为改革的绊脚石,改革派怎能容忍?最后苏轼拖着无力的翅膀,主动到杭州任职,想逃离是非之地,可又如何甘心?我相信他在文中发了些牢骚,但多有“谤讪朝庭”之辞,实在是莫须有。可最后苏轼还是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记载,当时苏轼吓呆了,躲在后院不敢出来。此时的苏轼,叫人如何也想不到后来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

从高位跌下,总让人生不如死。昨日座上宾,今日阶下囚。苏轼孤身一人到了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那里,一片荒凉,一个朋友也没有,也没有一个容身之所,只好寄居在破庙里,内心孤独难以言明。钢刃只有在冰火两重天的淬火中炼成。人的内心煎熬,也会让人坚韧而睿智。苏轼经历了人间的尊与卑,贵与贱,热与冷,他要在困境中突围,比常人更难,他必须有超人的翅膀。

现实已然,无法改变,而唯一能改变的是内心:我为什么一定要在官场上争些蜗角虚名呢?我何不在历史长河中建立起豪放的生命情愫?于是他寻找到了“一样无言的赤壁”,默默对视,惺惺相惜。他寄情山水,泛舟赤壁,饮酒赋诗。从“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知道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中感悟到“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此时的苏轼,已是一位脱胎换骨的苏东坡了。他的翅膀在风清月白中,在黄州赤壁下,在滚滚长江上,悄然勃发。沾在他翅膀上的污泥秽土,让江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压在他心中的沉重块垒,被他轻松的卸下。苏东坡翅膀力道越来越大,他轻轻一抖动,竟悠然自如地升上了天空,到了人们仰视的高度。

《赤壁赋》奠定了苏东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标志着苏东坡突围的成功。即使后来因“拣尽寒枝不肯栖”,遭了几次贬谪,那怕是天涯海角,苏东坡何时将它放在心上?

有了一副坚翅,就能飞离任何沼泽险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