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于丹讲《论语》时,曾用一个很阳光的词形容孔子:“快乐的孔子”。之所以说“很阳光”,是因为孔子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没什么架子,和两小儿辨日、跟几个小孩子辨论谁该让道,的确和蔼可亲。另外,从孔子一身的经历来看,后半生四处漂泊,受尽苦难,却安之若素;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却处之泰然。所以,我认同这个说法。
孔子的“快乐”源于自身的修为,也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清醒认知,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他一生始终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碰撞,理智与信念、抱负与智慧,都在他行走的过程中致于完美。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春秋初期,整个社会都处于混乱状态,用孔子的话说,那叫“礼崩乐坏”,为解救乱世之中人们的思想,他以教育和行走,传播学问,规范礼制;他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那样的乱世,他不管君王愿不愿听他的主张,也不管能不能实现安定天下的愿望,总是怀揣一腔温暖和快乐去完成“传教”的使命,理想主义的色彩笼罩他的一生。
孔子周游列国时,已经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按他的说法,已经过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可他却不接受“天命”的安排,带着安抚天下的使命上路上。在这之前,他是鲁国“摄行相事”,相当于今天的“代总理”,但鲁国大治后却不能容他,孔子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开始了后半生的周游。
在衣食无靠、前途茫然的情况下,赶着一辆牛车周游各国,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关于孔子周游列国,历史上有许多故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讲,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到陈蔡一带时,风餐露宿,断粮七日,好不容易看到田边一农夫有吃的,便停车向农夫讨食,农夫拿一块土坷垃给了他们,孔子和弟子面面相觑。还有一个故事讲,弟子颜回终于讨得半碗米,给孔子煮饭时,一粒烟灰掉进锅里,颜回为了不浪费,伸手抓吃了带灰尘的米粒,孔子看到了,还不软不硬将颜回教育了一番。周游的路上,孔子与弟子生活困顿,居无定所,时不时把一个老头和几个书生到生活的绝境。这是生活上的艰难。
对于一代儒尊,孔子受到的冲击最大的还是内心的侮辱。在《雍也》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到卫国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发贴给孔子,想借此抬高自己的声誉。孔子去了,不料请他坐最后面的马车游览都城,子路抱怨孔子不应该这理屈尊,而孔子宽慰弟子说:“如果是我错了,就让上天来讨厌自己吧。”还有一个例子:孔子和学生到郑国一座城下,天已黄昏,他和弟子走散了,孔子四下里焦急地找弟子,弟子也焦急地找老师,终于找到了,弟子对老师说:“那些人说有一个老头像丧家狗一样急切地四处找人呢。”孔子竟欢喜地说:“真是这样啊。”面对诸如此类的困苦,孔子始终乐观地对待,看不出一点沮丧和失望。这份自信和乐观,是因为有理想和信念支撑着,是因为孔子内心的强大和坦然。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他是清醒地了解那个社会的病状,而不熄的理想之光和源于内心的自信化解了诸多外在的矛盾。
实现抱负的梦想与残酷无奈的现实,一再对这位和蔼的老人造成伤害,但他从来没有在一路风尘中倒下去,也没有在百受打击中灰心,他希望以仁爱之心化解人间冰碳,他希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他有许多可以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可惜没人用他。面对一次次困境,他肯定仰天长叹过,但最后却有依靠内心的淡定化解了自身的委屈。孔子周游列国,一路上碰到的伤心事和诸多灾难,我们难以想像,而他面对困难表现出来的乐观的生命状态,却着实令人敬爱。
这个可敬的老头,自负使命,独步天下,虽然没有受到至尊的待遇,却收获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在现实与理想的周游中,他的仁爱和谐的思想也传播开来。他的后继者孟子应该说是最能了解他内心的人,由此而发出感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其实是孔子成就一代圣人、万世师表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