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仁”——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鲜衣怒马         时间:2023-09-25         点击量1087

     《论语集注》的论语序说中,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可见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论语。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收获是不一样的。有人读过之后如大水漫地,思想的潮水轰然过去之后什么都没留下,这种人便如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属于读过以后跟没读一样的效果。而另一些人读论语如小雨润物,一点点的积累,天长日久之后会有大的感悟。这些人便如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宋人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想必一定属于后者,从论语中悟出了大学问并身体力行才能成为定国安邦的名相。

如果要在《论语》中提炼出最精髓的几种思想,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首先选择“仁”。根据统计,“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零五次之多。但是,关于论语中的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这么多次仁的出现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也有所不同,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前后矛盾。有的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哲学家应该具备的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但我认为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太狭隘了。

仁在孔子的概念里,应该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也就是仁包括很多种美德。只有具备了多种美德的高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仁”者。朱熹认为仁是“爱之理,心之德”。《中国哲学史》中说道:“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人全面符合周礼的生活准则”。即仁是一种总领式的美德,其他具体的行为准则只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的分支项目。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

想必孔子的弟子也很疑惑怎样的境界才是仁。如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意思是这些人虽然有治理国家的良才却并不知其是否是仁。可见,仁并不是以一个人的才华作为衡量标准的。有才不一定有仁。

再如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在这段对话中,孔子认为“忠”“清”等也不能等同于仁,因为要做到仁,首先要“知仁”,即有意识的去满足“仁”这个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分式才能算真正的仁,如果仅凭本性或者迫于客观环境做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还不能称之为“仁”。要做到仁,既要主观上有行为的意识,又要行动上有仁德表现。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论语中的仁究竟包括哪些美德呢?我只能根据自己浅显的理解做一下并不完整的归纳。至于仁的真正境界恐怕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够领略。

按论语中的顺序来说,“孝悌”应该是仁的根本。即对父母要孝,对兄弟姐妹要尊重友爱。《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明了孝悌是为仁的根本。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论证了这一点。自古以来孝道与注重同胞手足之情就是最根本的美德。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道无疑是第一位的。从九五之尊的皇帝到布衣百姓,无不以孝为先。甚至汉代曾有官职为“孝廉”。曹操的仕途就是从被举为孝廉开始的。广为传颂的“二十四孝”也是孝在中华民族历史变迁中永不褪色的鲜活样本。

要做到“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小人“损人利己”的作为是根本对立的。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认为,抛弃私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是“仁”。孟子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前文提到了才华与“仁”没有必然联系,但孔子认为意志坚定并且热爱学习才能符合“仁”的要求。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显然是通往“仁者”的必经之路。

《论语》中也有判断性的陈述句来表达“仁”的意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两句话里,孔子非常肯定的说“克己复礼”就是仁,而“巧言令色”就不是仁。孔子说,只要能约束自己符合周礼的要求,就是“仁”。但怎样才能全面符合周礼的要求,显然又是一个比较模糊地概念,与前述的要做到多种美德集于一身的概念差不多。而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的谄媚之人,肯定做不到仁。这也符合传统的儒家思想。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中这些章节,孔子还强调了仁者要有勇气和义气,可以杀身成仁。

总结一下,要成为一个“仁”人,要做到孝悌,要推己及人抛弃私利,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要有勇有义,不能巧言令色,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克己复礼。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要成为一个“仁”人所要达到的境界是非常高的,或者可以说一个人对儒家思想融会贯通并身体力行后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仁”。仁者无敌。

补充:

然而《论语》中对仁的描述也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两句都是说仁者应该爱憎分明(以仁的标准来区分)才能为仁。但是《论语》中又有一句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也就是说,如果要成为仁人,那么应该心胸宽广,容纳一切客观存在,胸中没有憎恶只有爱。这相比于前者来说更类似于老庄学说中那种自然随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于洒脱。对于这个矛盾之处学术上也有争论,但我还是比较认可前一种理论,即仁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爱憎分明。( 本文于2010年1月4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