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是孔孟家族几千年受到尊崇的根源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槐下客         时间:2024-06-17         点击量129

        “家”的概念古今不同。古人云:“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家是卿以及士大夫这一级别的士人的封地,所以才会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理念;所谓“家国天下”与今人所说亦有很大的不同。而普通百姓的家,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未曾被称作“家”,例如,中国古代的地方志里,一直到清朝末年,对百姓户口的记载,都普遍的记录为“户”“口”,简单地说,就是有多少个门口,门口里有多少张吃饭的嘴,如此而已。至于百姓吃饭的口和一口猪之类的动物有什么区别,那是不会去管的,所以古代的地方官,或者叫做“牧”,或者叫做“宰”“令”之类,总之,管理百姓和放牧牲畜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就这一点而言,生在现代的普通百姓,实在应该为有了人权而高兴。当然,这是题外话。但因为这段话可以算作敝人写作十月主题的引子,放在这里作为声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理解,虽然很是小家子气,也还是说说为好。以上算是引言吧。

说到家这个话题,我想首先从中国历史上最尊崇最提倡的大家族说起。历史上有一个绝大多数家族、家庭逃避不开的怪圈,那就是富不过三代,就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那些在历史上风云变幻、呼风唤雨的强大家族,很多都成了过眼云烟,只能工供人们唏嘘叹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建立了历代王朝的那些君王世胄——周朝的姬氏,秦王朝的嬴姓,刘汉、晋朝的司马氏、杨隋、李唐、赵宋、朱明,以及穿插在这些强大王朝之间的煊赫一时的所谓君王,有几个家族还能够数出振烁历史、让人敬仰的后人呢?各个朝代的贵胄,曾经写进历史书卷的大家,诸如王谢家族,唐朝的海内四姓......等等,都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闪烁出璀璨的光芒,但是,其后人名世者寥寥,大概“旧时王谢堂前燕”,都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更不用说那些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钉在历史的耻辱柱的人物,诸如和珅之流了。似乎花开花谢,潮涨潮落都是历史的必然,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概只能如此看待了。当然,我们只是在回顾历史,作为历史的看客,发一点无谓的感叹而已,如果一些话不合历史的或一些家族的记载,也只能怪笔者才疏学浅,“请君勿怪”了。

但是,在这样的历史现象之外,有一些人物、家族是受到历史特殊的宠爱,在历代都受到世人极度尊奉的。其中的孔孟家族,被大多数朝代的君王当成神灵,被历代读书人奉为圭臬;就本人所知而言,直到今天,孔孟家族给孩子起名字,还基本上都在沿用着祖先规定下来的命名顺序在坚持着。能够做到这样,实在是难能可贵。孔子虽然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但是只是短短的时日,就在齐国的离间之计下被迫离职,然后就是长时间的周游列国,后来虽被很多朝代封为“素王”,也只不过是个荣誉称号而已;孟子则基本上没有过掌握实权的机会。他们不是君王,可是却使得大多数君王顶礼膜拜;他们不是神圣,却千百年来享受着神坛的祭祀......

他们得以延续的根本何在?其实,很简单,就是文化,是文化使他们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且受到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的无限景仰。爱屋及乌,世人也才会对其后人礼敬有加——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其家族后人的自我奋斗和约束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在这个方面,孔子孟子无疑成了家族乃至社会的标尺、镜子,起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带头楷模示范作用。笔者以前曾经写过读论语的感受,《论语里做人的道理》《从论语看怎么做家长》《邻家老父孔夫子》和《孟子的气》等文章来表述这一类观点,不再重复累赘。仅仅从以下几点再谈谈个人见解,以作为补充。

其一,孔子带给人的是一种雍容大度,是仁与和的观念,这一点是中国文化里很重要的原则。“和而不同”不仅是孔子维持与他人乃至社会的重要原则,也可以说是他与学生甚至子女相处的原则。整部《论语》里,记述孔子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细节是孔鲤“趋庭而过”的章节,孔子只是询问他的学习程度,点拨他要去学习《诗》《礼》,于是孔鲤就按照父亲的指点去加强自己的学习,如此而已。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除了极少的时候,很难看到孔子的疾言厉色,而是大多时候循循善诱——其发火的时候其它几文略有说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给别人最大的自由和尊重,不是很重要的人际乃至国际交往规则吗?

当然,孔子自己做到了“韦编三绝”,做到了被围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不绝,榜样作用,岂可忽视?

其二,孟子给人的是一种“舍我其谁”的自尊自信,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义无反顾的精神,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的骨气和傲骨。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孟子区别于孔子的很大一点。因为有了这一点,即使在明王朝,《孟子》一书被删改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也还是有方孝孺、有黄道周这样的全身傲骨的儒生存在。有这样的精神支柱榜样作用,后人能够作为准绳,其家自然会受到尊重。

地位不足以作为根基,财富不足以当成依靠,而文化底蕴、精神信仰才是维系家乃至民族的根本。孔孟后人受到几千年的尊重,正是因为他们给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文化血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己做起,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正是这样,儒家文化才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作用。写至此,想起了西方一个有名的墓志铭。一个人老了,回忆自己的一生,于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来告诫自己的后人。他说,自己少年时期,眼高于顶,狂傲不羁,觉得自己可以统治整个宇宙;青年时期才华横溢,当个美国总统绰绰有余;人到中年,觉得社会上的很多风云人物根本比不上自己,自己的才华起码能够当个州长之类的;到了老年,发现自己应该先把自己的家庭家族治理好,因为家人实在让自己不放心;而今,垂暮之年,才发觉,自己这一辈子最最应该做的就是应该先做好自己,这样才可能做好家庭,才可能当个州长.......假如此君能够早点学学中国的儒家文化,那么,他的一生就有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了。(本文于2019年10月10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上一条:节气之夏至
下一条:儒学算哲学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