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成长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夏冰         时间:2019-10-18         点击量2067

  1、

  出于对我所喜欢的作家的敬意,在作此番言说的时候,我试图显得更放松些。我以为,这正是他们优于别的作家之处。越是能放得开,越显示出他们的优雅和别致。在他们的文本中,随处可见这种风格,恣意随心,天马行空,无所不用其极,呈现出让人叹服的崭新境界。

  当然,不得不说,我距离他们十分遥远,根本无法企及,说是十万八千里,一点也不夸张。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们心存崇仰,在内心深处,我已经把他们当作了十分亲近的人,就像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一丁点的芥蒂,不用些微的防范。任何虚伪做作都是对他们的不敬。

  从痛苦中获得经验;从遭遇中吸取教训。

  用自己的眼看,用自己的脑想。

  接受命运之神眷顾的人,必须忍受相当程度的不快乐和不幸。

  不要略有所得就恍然大悟。

  ……

  这些,都是拜读书所赐。每每深度流连,惬意非常。

  读书给予我的,究竟有多少?根本无法衡量。选择了阅读与写作,应该说是一种宿命。这一点我深信不疑。类似于信仰一样的宿命。当然也有的人只读不写,或者很少写。我认识两位编辑,都是这样,几乎看不到他们的作品,但他们读的书你想象不到有多少。其阅读范围之广,阅读程度之深,均令人叹绝。

  2、

  因为喜欢,所以去读,而不是在别人的要求下去读。读书这事情没有勉强的成分。勉强是伤害。阅读的激情相当关键。激情源自快乐与趣味。很难想象会对一本根本无法产生快感的书产生激情。或者说很难想象一个人在毫无激情的状态下能够读完一本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激情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无疑会左右阅读状态。读是需要条件的,其一是有书读,其二是有时间读,其三是有心情读。至于阅读环境(地点)倒在其次,可以忽略了。嘈杂的公交车上、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安适的房间里,均可获得意外的阅读效果,也都可因为心绪不佳使得阅读这件事进行不下去。能不能读进去,看得就是这个心情。一旦读进去,任何干扰貌似都不存在。换句话说,没有什么能够干扰你。读不进去,麻烦就来了,噪音能听见(比如有人学吹笛子,一遍又一遍,老是把一首曲子吹得七零八落,让人烦不胜烦),刺激气味能闻到(比如室友的汗脚丫子散发出一股一股的臭气,熏得你想吐)。而要是读进去了,这些一概消失,那种状态真的是如入无人之境,羡煞人的。

  原先以为安静中的阅读是最有益的,其实不然。有些时候,烦躁、郁闷抑或混乱的情况下,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也可安抚内心,让你找到一种支撑。

  书面阅读与网络阅读是两个概念。能够真正潜下心来,只有在书面阅读中才可能实现。网络阅读的迅时性和表面性往往制约了阅读质量。那种“浮”的感觉,让你无法真正深入文字内核,文字的奇妙也就与你失之交臂。所以我经常把自认为不错的网上文字打印下来潜心去读,味道就跟临网阅读大不相同。很多时候,再好的文字,面对网络界面,你也会感觉平平。而换了阅读方式就不同,比如捧一本书读,如果机缘巧合,你就能够得到入心入脾的细微体悟。至今记得一次火车上的阅读,一开始是一边听着邻座的聊天一边硬往书里“钻”的,渐渐的,就进入状态了,几乎听不到别人的说话以及小孩子的号哭,而且,边读边有崭新的心得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于是我在一张废纸上奋笔疾书,惹得旁边的人纷纷侧目,不过我无暇顾及。这真的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过程,你换一个时间段或者地点,能否获得这些心得,根本不一定。说是上天的赏赐一点也不过分。或许这只是我的一己体验,别人也许正相反,通过网络也读得津津有味,其乐无穷。

  3、

  对图森的小说《电视》的阅读,我是利用闲暇时间陆续完成的。第一次已经在两年前读完,之后便是翻到哪页算哪页,想读几页读几页。这样的阅读方式我觉得更符合图森这部小说的本意。图森对电视的规避,正是源自一种随心,随性,放松。他对电视加给自己的强迫症倾向厌恶之至,不希望自己被无聊乏味枯燥的电视节目继续困扰,所以他决定,不看电视了。但是并不是说就连在邻居、朋友家也不看电视了,或者连商店里的电视播出的节目也要故意避开——他讨厌一切的虚伪做作,他只是不在自己家看了而已。而且他所谓的看电视,与我们惯常所见的看电视情形也有很大不同,他是漫不经心地闭着眼睛看电视的。电视画面是一回事,在他脑子里形成的感触又是一回事。我感受着图森的感受,意识到一种源自时空意义上的绝佳交流。

  电视对人们的侵略、占有。它日益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对象,控制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事实上,能够脱离它的束缚的人并不是很多。电视进入人们的生存空间,有着鲜明的悲喜色彩。人们对它的感受,也是十分细微多样的。

  能够把电视的V形天线想象成把手、认为方便人们想更为彻底甩掉电视时可以抓住天线把电视机提起来扔进开水锅里的图森,冷峻里呈现出些许幽默。图森的幽默是一种机智的幽默。你会心一笑的同时,会感受到由衷的快乐。超越了一般阅读层次的快乐。

  依赖性。对电脑的依赖性。对网络的依赖性。对想读的书的依赖性。对写作的依赖性。我对什么没有依赖性?是的,我对电视也没有依赖性。较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属于闲人的事情。我自认为自己不是闲人。很多时候守着电脑,游荡在网络里,或者沉醉在自己所写的文字空间里,依赖性显得特别强。在别人眼里,或许这也算是在耍,我也算是闲人一个,我不这么认为。生计所迫是真的,多多少少捡几个餬口的费用,更多的其实属于自觉自愿,是一种心理需求。甚至,因此冷落了想看的书籍。真的,有很长时间没有好好翻开一页书看了。换句话说,有很长时间没有面对一本书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了。这不能不说,我对网络的依赖性太大了。这肯定是一种失误。当然,得失兼有,但肯定失去的多。这一点很明确。我多次意识到,但一直无法左右自己。航向的校正需要很多条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

  4、

  试图获得这样一种阅读可能性,即采取的阅读方式与阅读对象是符合自主精神的,可以在精神层面构成某些非凡激励、充实、快乐因子的,从而使得心灵愈发宽阔、丰富、拥有趣味。上世纪八十年代接触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家的文本。比如叶兆言,杨争光,苏童,还有刘恒,刘震云。我十分怀念那个时代。总有惊喜给你看。或许有怀旧的因素,不过根本上说,作品本身也会说话,那些作品确实站得住脚。到如今,打比方说,我宁愿看当年的苏童,不想看现在的苏童。还有莫言,早期作品更对胃口。巧合的是,那天深夜QQ上跟一位熟识的朋友聊,我俩居然同时发送了这个意思的话。当时就会心得紧。

  最不喜欢的就是套路。就算是大作家,在一定的范式里逡巡摇摆,也是大忌。比如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散文或小说大家,其实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模式里。这个需要警惕。说实话,这些进入范式的小说散文文本,我读不下去,没法读下去,有的是繁杂、冗长,有的是风格单一,总之不适宜自己的胃口,勉强去读就是对时间精力的糟蹋。所以我就很少去看了。我尊重这些大家,但不想跟风。设法寻找适合自己的书去读,进而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努力做到这一点。

  无论是读小说,还是散文,我现在偏重于内心化的风格。受此影响,自己的写作也有了这种倾向。向内张望,审视,挖掘,成为一种习惯。内心化读写惯性的形成,是因为杜拉斯和普鲁斯特。是这两个人的作品(前者是《情人》,后者是《追忆似水年华》),让我意识到人内心的丰富性,以及其无以伦比的复杂性。之后,图森和格里耶对此作了强化。这种风格远比我们习见的着重于对客观世界的描述的作品更吸引人。这个应该与自身性格有关。这种风格是与自己不期而遇的。苦寻不着,遍寻不着,但就那样奇妙地与自己相遇了,并且,与自己契合了。这经历了一个逐步寻找、历练的过程。弯路走了不少,教训也多多。

  也惟有不断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才能有真正适合你的书“涌现”。所以建立读书系列是必要的。这个是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读者成熟与否的体现。在读书的系列中,我们可以明晰地了解自身,认识自身,完善自身。自己所处位置也就一目了然。有不少的书已经读过,而且对我们大有裨益,须择机重读;有一些则已经罗列在计划中,正等待我们去读;还有一些或许是不经意中才会出现,具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全是未知。

  5、

  常常就有一种被荒芜感吞噬了的感觉。空落落肯定不是好事情。不止一次意识到沮丧、失意、惆怅等等的入侵。它们的入侵肆无忌惮。如何不被它们击败,成为重点。人这一生,真正做到内心的安稳,不容易,但是必要。读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阅读这事情,磕磕绊绊伴随了自己四十年,不是想放弃就能放弃的。世上总有适合你的活法。这个“活”里,含蕴的东西很丰富。物质的精神的元素,一概不缺。怎样恰到好处地安排它们,是个技术活。这个考验你的耐心,考察你的能力。如果你想相对人模狗样地活,必须考虑,把握,权衡,选择,调整。这些一样不缺地摆在你面前,成为一道又一道关口。比较而言,读书这事更符合我的性格和习惯。看到不少论坛上的朋友把要看的书拉出单子来,每年都有个读书的计划。多次想,能够这样计划着看书,真是了不起啊。我不行,我怕敢罗列像他们一样的书单子,而且知道列了也白列。看书的各方面条件很难保证。

  比如说有一个现象十分令人沮丧——常常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陷入打盹状态,不自觉中便会有涎水洇湿书页,我便在一惊之中清醒过来,然后就是深深的沮丧。不是说这本书不好,纯属自身原因。既是衰老,也是病态。我愀然心惊。这个现象的一再出现,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念头:自己还有多少时日可以好好面对那些钟爱的书?要么是没有时间,要么是缺乏精力,眼睛也严重地老花起来——种种迹象表明,那些未读的书,或者准备重读的书,我貌似无法轻松正常读完了。五十岁已是如此,越往后,情形可能越不乐观。这便是事实。我无法不正视,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是顺其自然,读就读了,没读,留待下一年或者下下一年。总而言之,尽一己之力,利用一切条件,努力读想读的书,在阅读中求得充实与丰盈——想来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