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的时代,看似繁华日盛,但五彩缤纷的背后有一个低调的影子,那就是人们开始主动地和循序渐进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政府倡导推动的国学讲堂,社会力量筹办的孔子文化学校,以及民间独立运营的素质拓展教育机构,甚至于礼仪、古筝等培训机构都计算在内,全国有数十万的行业组织和机构在从事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对此,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欣慰,孔子学院办到了欧美日韩,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传统文化危机意识正在不断的强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无法量化而且最影响深远的活跃基因,泽被千秋。
从大的层面看,我们应该与社会一道,弘扬传统道德,传播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力量,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我们都只是社会的一个个体,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在向外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首先要做到自己的心中有佛,自己本身不推崇,学了别人的就当传声筒,或是为了功利的猎取,或是为了显摆自己的高雅,虚张声势,拿出一幅国学大师的做派,唬人倒是唬住了,但是自己的内心呢,还是迷茫,低沉,彷徨,算算计计,漂移不定,时间长了非得精神分裂症不行。您看看那些所谓的国学大师吧,那个气功大师王林您肯定记得,气功也是传统文化,气功的作用在于强身健体,调心调息,多么高雅的东西。但是在王林眼里,这就成为了一种无所不能用其极的赚钱手段,结交明星大腕,矫揉造作搞网络宣传,生活高调,作风怎么地我可不乱说!还有那个释永信,我就看不惯嘛,嵩山少林是什么地方,往小处说是佛门净地,往大处说武林圣地,可是现在却成了繁华商地,和尚做着高档轿车游山玩水,对了,听说近日还招来了一群高丽美女,网上一看,那是惊心动魄奥,你说说,你说说,这和尚光顾着看美女了,赚钱了,还有几个有心思传习少林武术,还有几个能静得下心,守得住禅杖。
我是一点都不反对传统文化市场化的,在这个社会,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事业繁荣的强心剂,这个社会事业当然也包括文化传播事业,市场化不等于功利化,市场化不能让传统文化过度变异,矮了身价。作为个体而言,多一些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还是比较好的,一则有利于自身的涵养提升,从浮躁的社会中找到一眼甘泉,二则从传统的文化里汲取智慧,从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锦囊妙计。《三十六计》、《资治通鉴》等等是怎么写出来的,一靠总结经验,二靠思索现实,三靠借鉴古人,写这些传统文化著作的人都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是却赚到了后人的尊重和敬仰,这是一种文化良知,更是一种先让传统文化熏陶自己,而后用自己的见识熏陶别人的积极作为,自己学的还是皮毛,就去忽悠人,不湿鞋才怪。
少儿不学,长而无能;老而不教,死而无思。这是《孔子家语》中一句话。这句古语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少年要好好学习,向长辈学,向贤人学,向老师学,不学习就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老年人呢,如果不对儿孙进行谆谆教导,死后也不会有人怀念他。从老、小两个年龄层次说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晚辈的知识从前辈来,而长辈也曾经是晚辈,晚辈也会成为长辈。一个懂得用传统文化武装自己,增强涵养的人必然会是一个被后世尊重的人,还是那句话。德教二字,用德行教人,永远比用功名惑人更长远。我想起了先父生前所说的话,说我们祖先没给我们留下什么财产,他们留下的唯一的财产就是要宽容待人,要礼让在先,这是你的爷爷告诉我的,我要告诉你,你将来要告诉你的孩子。先父离开我二十年了,想起这些话,心中依然是暖暖的。大家百度一下,搜索一个词语“海丰吴氏”,这是山东清代六大望族之一,明清两朝,海丰吴氏科甲连第、高官簪缨,出了一品官六人,二品官九人,三至七品官四十六人。计有两尚书、八巡抚、九侍郎、三十二大夫,有“进士之家”“尚书门第”之称。因为我也算是海丰吴氏后人,所以对这个家族用心细致的了解了一些,海丰吴氏的始祖是安徽休宁人,因任元末翰林院宣使,赴京任职,然而很快元亡明兴,始祖不得不携家避难,纵然奔徙千里,丢掉了锅碗瓢盆,丢掉了金银珠宝,也没有丢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代代传承,半耕半读成为海丰吴氏家族兴盛的共同文化基因。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的文化世家,官宦世家,金融世家,这些都得益于对传统文化、家教道德的薪火相传,至少是因为让传统文化在岁月的流转中没有沾染太多的铜臭味道,自己做好了,后代总能受益,自己做不好,讲那么多的仁义道德有什么用?没有用,如果说有用,那就能起一点作用,就是肚子里那点墨水挥发的更快一些。
有人可能问了,传统文化那么博大精深,经典书卷那么浩如烟海,我怎么去读,怎么去记,怎么去看呢?其实用传统文化升华自己远远不必刻意求之。汉代大儒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曾经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多思考社会规律和人文情怀的深层含义,能够通晓古今之演变,自然而言就能成就独到的一家之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空余时间少,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但是海绵里的水总是有被挤干的时候。我们并不提倡苦读经典,熬干时间,搭上健康的去死读书,读古书。闲暇之余,读一首唐诗宋词;无聊之时,瞄一眼诗经子集;愤懑之时,看一页菜根谭记;迷茫之时,滤一会儿资治通鉴。点点滴滴中,雪会化,雨会停,太阳会出来,身心会轻松,心情自然而言就会愉快了。读传统文化类书籍的过程对精彩的内容稍微圈点一下,记录一下,时间长了,无形之中您的性情就会慢慢的沉稳,渐渐的平和。当然,读书不是唯一途径,偶尔看看古装电视剧,也是休闲、修身、悟道的最佳选择,当然我不是说那类似于《武林外传》之类的嘻哈古装剧,《康熙王朝》、《大舜》、《寻秦记》等里面都可以找到国学精粹的影子。学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悟,在生活中悟,在具体的实践中领悟。古语有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就是这样,照搬教条是不行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这个道理。书本身就是药,若能善于取舍,活学活用,便可使人摆脱愚昧,若一味服从书中文字,恐怕也是不可取的。范进中举就是个典型的反面奥,他读的书够多,接受的传统文化也肯定不少,但是呢,他不但把书读死了,还把自己读疯了,范进算个文人,但是不算个合格的文人,他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没有错,但是性情都把握不稳,怎么当官,当什么官?只能当精神病院的司号员喽。
用传统文化升华自己痴迷到一定境界,也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介绍两位名人吧,一位是王国维,一位是曾国藩。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他把西方哲 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据说还当过溥仪小皇帝的老师,可谓是文化大儒。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王国维抱着救国兴邦的梦想,却被现实一次次的打击,他骨子里是对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人,对于民国的事,他是失望的,他觉得还是那大清顶戴好,于是跳湖,一命呜呼,做了大清朝的文化殉葬者。而几乎比他早出生不到三十年的曾国藩就是另外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了,曾国藩同王国维一样,也是寄希望于大清繁盛的,在满洲八旗不堪重用的时候,办团练,建湘军,平太平天国,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咸丰皇帝和慈禧老佛爷先后给予了他汉臣前所未有的待遇。可是这时,功成身退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曾国藩身上开始发酵,他知道,退后一步或许是风轻云淡,逍遥自在,向前一步可能就是刀光剑影,危机四伏,满清贵戚正找机会收拾他呢。固然,把曾国藩和王国维放在一起,可能存在政治家和文化学者的差异,但是不存在差异的是王国维和曾国藩对传统文化的推崇,然而,王国维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对国画作品美感和缜密程度认真鉴别的一丝不苟,而曾国藩则更像是一位智者老叟对过往人生的思索转折。王国维是伟大的,是悲剧的,曾国藩也是伟大的,是幸运的。对于传统文化,不可太较真,也不能不较真,在学术上可以太较真,在做人上可不能死搬硬套。
用传统文化升华自己,留一点空间给平静的生活。
用传统文化纠正航向,留一分自在给海阔和天空。
上一条:学会珍惜
下一条: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