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第一个小故事:小华和小王两人都在逃难,乘船要渡河的时候,过来一个老人要求同行。小华表示很为难,左右思忖。小王就说:“上来吧,船大宽敞,也不差这一个”。正说话间,后面的贼兵就追近了,一看情况紧急,这边老头又颤颤巍巍上爬不到船上去。小王就急了:算了,别管这老头儿了,我们还是赶紧走吧!小华却说:原来我也就是担心这事儿。不过已经答应人家了,怎么能半路反悔呢?说着,还是连拉带拽的把老人弄到船上,一起离开。
再讲第二个故事,可能大家比较熟悉一些:小歆和小宁一起读书。听到外面高官过街,车马喧哗,小歆就坐不住了,扒着窗户往外看了两眼,小宁没动地方。两人又一起锄地,当的一下,锄到一块金子。小宁还是没看到一样,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小歆就拿起金子来看了看,才放到一边。经过这两件事儿,小宁实在受不了了,就要和这个小歆绝交。两人本来坐在一块席子上读书。小宁一气之下,就取一把小刀,把席子一割为二,表示不愿与小歆这种人做朋友了。
很明显,我们两则小故事里都有好人坏人,品德高低优劣一眼可知:第一个故事中的小华是好人,稳妥信义;第二个故事中的小歆人品就有些差劲,有些三心二意,心染利禄。而事实上,小华与小歆本来就是一个人,他就叫做华歆。
华歆在《三国演义》中是个反面角色:其一为逼宫,就是帮着曹操把汉献帝的皇后逼死。有出戏剧叫做“白逼宫”,说这华歆很是狠毒,把伏皇后从夹壁墙中搜出来,揪着头发,拖到曹操面前,杖毙伏后,又毒死她的两个皇子,杀了他的亲属子弟。其二为劝进,就是帮着曹丕先继魏王,后当皇帝。就是说,曹氏早就想取汉氏江山,还是有所顾及。这时候华歆就充当了爪牙打手,急先锋,逼着汉帝退位,曹魏登基。而他也成了曹丕的开国重臣。这里需要注明一下:《三国演义》有许多情节并非史实,而上面的部分恰恰有史书根据。
但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一些史料,能把华歆的生平简述一遍:华歆以孝廉举仕,曾事袁术,马日磾、袁术、孙策、曹操等。做过太守,曹丕称帝时官至相国。他在做太守的时候,为官很是清廉,得到老百姓拥戴。后来,扬州刺史病死,扬州百姓就聚到他的太守府前,联名要推举他接任刺史。可他说没有皇帝的命令自己是不能接受的。百姓坚持了几个月,他还是没有答应。劝曹丕重用专门人才,劝大将军曹真不要伐蜀,要先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皇帝一直很赏识他,但对于几种赏赐,他一直推辞不受……
我们说到,他原来曾经跟随江东孙策孙权,后来打算离开,去为曹操效力。他离开江东的时候,有好多人都送了他金银。对于这些礼物,他来者不拒一律接受。但在每一块金银上,都悄悄做了记号。等第二天,真正要出发的时候,当着所有送行人的面,他把金银摆出来说:我本来是可以轻松的离开,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是说,带着这么多的金银,走在路上,说不准就被人盯上,反而给自己惹来杀身大祸。大家都帮我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吗?——人们都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于是金银又按记号分了回去。
上面的事情,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当年管华分席时的故事,那时候华歆见了金子,好像就显得爱不释手一样。又从什么时候判若两人了呢?是“故事里的人”在变,还是“讲故事的人”在变化?最后一事,不能不提:曹丕即位初,让华歆举荐贤士。华歆向他推荐的正是当年割席的好友,愿意把自己太尉之职一并让于管宁。
一个真实完整的历史人物,往往被时间分割成若干小碎片。后世人们往往都捡拾自己中间的一片,拿回家,自己反复揣摩,不断放大,又加入自己许多装饰补充,使之成为最符自己心意的那种。至于最初那个真实完整的存在,倒显得模糊不清而又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