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简单地讲就是古代中国人的学问,主讲为人处世做官治国的经典。国学流派纷呈,儒道法墨兵等,儒为主流。广义地讲,国学囊括一切古典、文献和学问,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习做人的真谛。做人是人生面临的最大学问,“人立而万事举”,人做不好何谈做事。人活一世品行要紧,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当初把做人作为最紧要的事情来琢磨,并提出了好些规范世人言行的观点,这些观点自然传播成了学问,后被统治者认同便上升为经国之道。现在所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说到底还是做人的理论。老子的“道”就是讲世界观的学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生成、运动、变化的法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事与物,天与地,人与事物,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平衡全在于“道”起作用进行调解,“道”是辩证的哲学,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理解了“道”就基本学会了看世界的方法,就可正确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克服盲目、浮躁和不切实际的做法。知“道”还要知“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通过“德”体现出来,道德合一才是老子的完整思想。孔子以“仁”为本的人生观值得借鉴。《论语》强调了爱人和仁政,事人治国都要有爱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就是说人无仁爱之心再谈其它有何用。做人要守本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就是人的品德和人格,如何做好本分?孔子有很多的精辟论述,例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迁怒,不贰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孔子提出的“九思”问题,孟子的“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之说,老子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观点,墨子“无言而不信,无德而不报,投我一桃,报之以李”的兼爱思想,都可思考吸纳,以净化个人心灵。韩非子的“法”可以说是讲价值观的学问,以国以民为重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特别是修法与时俱进的观点具有时代意义,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与世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着削”,“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总而言之,做人就要在仁、道、法等方面加以修养,洒脱做人学庄子,智慧做人学孙子,思想做人学司马迁,文化做人学曹雪芹,做人的名言至理枚不胜举,国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吸纳做官的精髓。这儿所讲做官指广义概念,不局限于职务级别,而是包括所有管理国家的公职人员,凡是公职人员在百姓眼里都是官。人生旅程,做官必修人品一课,没有好的人品就不可能有好的官品。在孔子看来,怎样才能做上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怎样才能做好一个官?“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称职的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近者悦,远者来”“其身正,不令而行”;不称职的官“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孟子认为做官“惟仁者宜在高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因为仁者为官可使天下之人仁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如何认识民、国、官三者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何处理官民关系“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些观点都没有过时,同现代做官条件要求基本吻合。现在党政干部学习的《领导科学》,其内容涉及领导观念、方法、艺术、谋略、决策以及领导者的素养、作风、能力等,其着重强调了集体领导思想以及政治原则,理论阐述比较空泛枯燥。就个体修养而言没有像孔子、孟子那样一语中的精辟观点,“仁者无敌”,不管做人还是做官,就这一句话够受益终身的。如果说现代对做官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的话,那么国学则注重于人性说教,人性伦理教化符合国民文化素质以及传统思想实际易于人们接受。做官不能不讲人性,没有人性哪有孝心民性国性党性可言?老百姓为了活命就要吃穿,温饱问题就是做官面临的头等大事,党的宗旨叫“为人民服务”,民生是历史和未来统治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孟子说得很透彻“民事不可缓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其身”理民政事逾千年,古哲明理仍入时,离开民生“而言他”的官迟早要垮台,离开民利谋私倒霉的官还少吗?做官就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情系百姓,执政为民,这是时代要求,也是各类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史垂无数官吏,凡是用心实践国学菁华的落名流芳百世,而遗臭万年遭人唾骂并株连九族下了地狱的,皆归于秋风过耳古人济世良言。做官不仅要学孔孟之道,还要读诸子百家之书,汉赋 、唐诗宋词、《史记》、《红楼梦》都应该看看,最捷径的办法买本《古文观止》天天翻翻,开卷总是有益的,如果懂得秦砖汉瓦那活人做官就达到了一个境界。
学习国学要注意的问题。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古人的认识毕竟具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对古人的思想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用今天的科学理论去要求古人发言。学习过程中提高自我鉴赏能力,一定要剔除片面的、消极的、过时的东西,不能糊弄吞枣。时代不同了,也不能老是用古人的观点强求现代人刻板作为,伏尔泰针对中国科技落后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对祖先留下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尽善尽美”,所以,我们学习国学不是为了囿于传统,拘泥于古人,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我们的创新心智。引导为好,自觉学习,以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完美自己的人生为目的,最好学以致用以,为净化社会风尚做出个人的思想贡献,这样学习国学才有意义。(本文于2011年2月11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上一条:笨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下一条:调动积极因素的方法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