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的三种境界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水如空         时间:2021-06-11         点击量6546

  说起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好象怎么也绕不过王国维,因为其在《人间词话》中的论述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各种文章中被反复引用。不妨再引一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用三首词中的名句来比喻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的确生动、形象,很容易引起共鸣,所以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这几句词实在有名,其意思也不难理解,所以在此不做更多解释。这里想要说的,即使是王国维提出的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细究起来,也不过是个人的对学问突然领悟,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差不多,这样学来或悟来的“学问”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又是否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都在未可之中。说到底,只不过属于离象牙塔里弄学问的“小境界”而已。

  与之相比,孔子所说的“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大境界,远非王国维的“小境界”所能比。《论语·学而》开篇明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就是做学问的三种“ 大境界”,只是古来的腐儒没能真正理解罢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第一种境界。要想理解这种境界,先要理解“习”字的含义。“习”,繁体为“習”,从白从羽,《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数飞也。”也就是小鸟在反复地试飞的意思。而根据唐汉先生的研究,“白”或“日”在古字根中常常做为一种抽象的目标符号,那么,“習”字则可以解释为“小鸟向着一定的目标试飞”,也即意味着这种试飞的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无论怎样,在这句话里,“习”字都和“复习”或“温习”没有大多关系。“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说,“学习了新知识之后,就要反复地实践练习,以验证它的正确性。”事实上,学习并不一定是快乐的,这一点相信所有上过学念过书的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可是,能够“学以致用”却是快乐的,这一点除了那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相信多数人也都能体会得到。

  其实,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其实质就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印证过程。如果一个人只埋在故纸堆里做学问,而学来的东西又是无所施用的“屠龙术”,相信这样的学习一定不会叫人快乐,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中国传统的思想向来都重视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想像,以孔子那样的“至圣先师”,怎么可能像我们今天的教书匠一样搞什么“填鸭氏”教育,只知道一味叫人“复习、温习”课本上的知识,却不注重生活实践呢?

  “有朋自远方来”,这是第二种境界。要想理解这种境界,则要先理解“朋”字的含义。《广雅》解释说:“朋,比也,类也。”也就是将同一类的人或物称为“朋”。《周易·坤》卦词:“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周易本义》的解释是:“与坤同道者也。”而孔颖达疏则进一步解释说:“凡言朋者,非惟人为其党,性行相同,亦为其党。”可见,所谓“朋”,指的就是“同道”或者“性行相同”;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于有着共同的思想认识的人视之为“朋”,无论怎么说,也绝不可能是见过两次面、喝过两回酒就呼“朋”喝“友”的“朋”。那么,“有朋自远方来”就可以解释为“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和自己一同探讨研究”。可以想像,这不仅叫人喜出望外,甚至也会叫人兴奋异常的。

  《周易·系辞》中载,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就是说,一个人有了好一些的观点,一旦他把这观点发布出去,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会得到回应。《论语·里仁》则说:“德不孤,必有邻。”其实不仅仅是品德,学问也同样“不孤”,同样“有邻”,只要你的思想是正确的,只要你的学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就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认同。而“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探讨,连说出的话都像是香的,那才真是真正的“不亦悦乎”呢!

  “人不知而不愠”,这是第三种境界。有了前面的铺垫,相信这一句也就好理解了:即使你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即使你的思想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可是人的资质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支持你的观点。如果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你又该怎样对待呢?当然不能耐不住性子,青筋暴跳,拍案而起;更不能大发雷霆,疯狂反噬。孔子的态度既简单又明确,不过是“不愠”两个字而已。其实,又岂止是“不愠”?孔子曾经提出“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他是希望有着不同观点的人都可以和睦相处的,更何况是因为“不知”才“不同”的呢?

  至此,孔子关于“做学问的三种境界”也就十分清楚了:第一境界,通过实践来反复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第二境界,将所学知识发布出去,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引起别人的共鸣;第三境界,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有着不同意见的人们。如果说前两境界还停留在“做学问”的层次,那么可以说,第三种境界已经远远超出“学问”的范围,近乎道德的要求了。或者说,这不仅仅是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更是做人的三种境界。再进一步说,这三种境界也可以演绎为:其一,不断学习,付诸实践;其二,相互交流,增加联系;其三,善待异议,存同求异。若果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不仅仅可以做得学问精纯,大概连做人也可以可以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了。(本文于2010年7月26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