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0七九年),御史何守正等上表弹劾,言苏轼诗句讥讽朝政,暗藏不轨,神宗大怒,将苏轼逮捕入狱待死,史称“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故称乌台。
这是苏轼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他在狱中历尽折磨,三不五时接受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几度将要命绝;……所幸最终免死,改谪黄州团练副使。
这番死里逃生,苏轼也从一个名满天下的臣子一夕沦为偏乡小吏;由意气风发、嫉恶如仇的青壮年,走向苍茫无知的未来。人生,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游戏,他苏轼,会被安排成什么角色演出?他,已四十九岁了,这回得停下来好好看看自己。
元丰七年(公元一0八四年),苏轼贬谪途经九江,迎面忽见奇美雄伟、氤氲变幻的山景;啊!是名满天下的庐山。如此雄奇,却在云雾中隐藏着自己。仿佛每一个角度都展现了自我,却都只是片面,不是真实。
苏轼的心灵突然充满喜悦,他来到西林寺,振笔于壁上疾书: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直叙浅白的文字,却营造出一种朦胧奇幻的氛围。庐山之美,变化无边;作者仿佛不是走入山中,而是步入了一个神妙的仙境;相由心生,只能在不断找寻真相中一层一层的超脱。
诗中道出了一个理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所见都不会相同;然而即便当下感受再真,也都不是全貌。作者最后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在迷中,是看不清真相的;唯有放下观念,才能突破局限;放下自我,才能看见真我!
相传,苏轼听闻小儿子苏过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即为他手书了一诗: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诗中表达了一种彻悟:人们常常迷失于观念与执著之中,俗世认为好的自己就认为必然好,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对得不到的东西总是一心追求,甚至追求不到就难过得不行。
耳目感官的极致体验,一次自我的肆意展现,名利追逐的顶峰,就像庐山奇幻的云雾,钱塘潮涌时的壮观一般,人总向往着自己有所不同,觉得如此才能证明掌握到了什么,能不虚此生。
而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生命真正最重要的事物,到头来皆为虚幻而无法真正拥有。而深奥、复杂、神秘的东西,常常却存在于浅显、简单、平常的事物中,抛开人们对复杂与简单所固有的观念,用心去体会,往往就能接近事物的真相,明白最远的就在最初的起点,高深的就在低浅之中。
正所谓大道“至简至易”,若能在人生中修炼、觅得返朴归真的大道,才能使生命真正有所不同。
苏轼一生不但喜欢和高僧交往,而且自己也参禅悟道。禅,并不是得道高僧的专利,也不是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天外世界。禅其实并不神秘,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被任何一个人拥有。禅是一团天边卷舒的白云;是深山里的一湾汩汩清流。禅是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喜悦。禅是圣者心中的感悟,是禅者悠然的生活。禅是梵语的音译,原来的意思是“安静的沉思”。正是有了历代禅师的“安静的沉思”,才有了那浩如烟海的智慧的禅语。这些禅语给了热闹的现代人一个沉思的瞬间,给了人们一个心灵的依托。
苏轼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庐山烟雨》,言简意赅,富含哲理,短短28个字道尽人生三大境界。
《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此时的苏轼经过数次被贬已是风烛老人,多年参禅的他对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全诗的大意是: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是值得一去之景,要是此生不去,定会遗憾终身。可当真的到了庐山下、钱塘江前,看到这烟雨蒙蒙、潮水涌动,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到了最后它们只是庐山烟雨浙江潮。这首七绝共四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一模一样,这也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全诗化用的是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的一段话,在诗中高僧将人生分成三大境界:第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其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诗人将如此高深的禅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述出来。
“庐山烟雨”和“浙江潮”分别是山和水,在去之前人们被这山水吸引。此时的山不过就是山,水不过就是水,这是第一境。久而久之,这份一定要前往的心愿就成了一份执念,等到了山水前,这山和水早就不是自然的山水,不过是执念的达成。这时人或许会有得到后的满足,或许会有现象和想象不一的失望,种种思绪让人们失去了欣赏山水的初心,这就是第二境界。对于多数人来说只能到这种境界,最后一境是返璞归真。有些人汲汲营营了一辈子,最后才恍然发现一切不过是虚幻,“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我们已不复当年的纯真。
大多数人困在第二境界,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第三境界,而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便是其中之一。苏轼这种临终绝笔,没有他一贯的豪放之气,也没有其擅长的婉约之风,但却写尽了人生真谛。这一生,我们常常会这样那样的执着,或是人,或是物,看不开,放不下,所以才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若因此生出了执着,那么痛苦也将如影随形。这世间万物不过就是过眼云烟罢了。要懂得看淡放下,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曾是胸怀壮志的青年,直言敢诤的大夫,更是名满天下的大学士;后来屡遭迫害,成了流放至天涯的沦落人。这大起大落的一生,终于将东坡锻炼成了参透生命的老者。
宋徽宗建中元年(公元一一0一年),苏轼病重,临终时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生平没做坏事,死后一定不会坠入地狱。”安祥地离开了人世。(本文于2023年5月21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上一条:《史记》四次记载一个预言——揭示秦统六国之谜
下一条:黄庭坚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