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札记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lqm407         时间:2024-02-29         点击量627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诸葛亮和曹操是两个塑造得很为出色的人物。诸葛亮的智慧与曹操的奸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看小说,原来我是很喜欢诸葛亮,很讨厌曹操的,但随着认识的深入与阅历的丰富,我开始修正起自己的观念来了。

比如说,我现在开始质疑起诸葛亮的迷信观,佩服起曹操的反迷信观来了。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那是离不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这个认识或是正确的,或是不正确的,或是分不清正确和不正确的。但不管怎样,迷信观总是唯心的,落后的,不是正确的反映论;而以反迷信的唯物观态度看待自然与人生,处理身边大小事情,这总是正确的,进步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但古人中不讲迷信,有着唯物科学理念的人很多。能在迷信盛行的年代反对迷信,那是值得我们佩服的。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美化诸葛亮。美化诸葛亮,对他的迷信活动也写得很精彩,很动人。诸葛亮说他曾遇异人,传授给他奇门遁甲天书,使他能驱六丁六甲之神,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小说中的诸葛亮经常盘算八卦、掐诀念咒,羽扇一挥回风反火。他祭东风、摆八阵图、祈天出泉、泸水祭猖神、陇上装神、五丈原禳星乞寿……这全是装神弄鬼、踏罡拜斗的道土行为。

他经常给大家说:亮夜观星象,主星如何如何,客星如何如何,要出什么什么事情了……说得大家莫测深浅,一头雾水,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就是在生命垂危之际,诸葛亮还对着众人故论玄虚。你看这样的描写:“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望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

当然,如果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诸葛亮以迷信活动来掩人耳目还情有可原,可是他有些迷信行为却铸成了军国大错。比如说,赤壁大战后,刘备调兵遣将截击曹操,曹操为瓮中之鳖,诸葛亮却说:“亮夜观乾象,曹贼未合身死。留这人情,叫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知道关羽看重情义,会网开一面,故意让曹操脱逃。

诸葛亮的迷信观念还害苦了一代名将魏延。魏延是个挺不错的将军,他为了寻找“明主”刘备,历尽千辛万苦。但刚一进门却险些被诸葛亮杀掉了。诸葛亮说魏延的脑袋后面长有什么“反骨”,久后必反,所以要趁早除掉,以免后患。这真是无稽之谈。能看出脑后“反骨”的人,普天之下,古今中外,恐怕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吧。真是比莫须有还莫须有。在刘备的保护下,魏延虽然保住了一条性命,但他以后的日子很不好过,诸葛亮处处给他小鞋穿,艰苦、危险、拼命的事情派遣他去干,想假敌之手来害死他,甚至在他英勇杀敌之时断绝归路。还有一次,魏延无意中破坏了诸葛亮的禳星乞寿的迷信活动,险些又遭杀身之祸。魏延虽然躲过了许多次明枪暗箭,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诸葛亮临终前周密策划,遗留计策让别人杀害了魏延及其家人。

诸葛亮大搞迷信活动,上行下效,整个蜀国也迷信成风。诸葛亮的同僚、光禄大夫谯周也动不动就“夜观天象”,以虚无缥缈的天象奏谏皇帝,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在敌军兵临成都,城中还有数万人马之时,谯周等人就以天象劝说后主刘禅投降为好。刘禅也不问苍生问鬼神,让一个巫婆用占卜的方法来决定国家大事。当然,在衰败与迷信中,无可奈何花落去,蜀国最终灭亡了……

在极力美化诸葛亮的同时,《三国演义》也极力丑化曹操。丑化曹操,连曹操不信天命,不信鬼神,破除迷信的思想观念也变成坏事、丑事了。曹操这个人倒有点唯物主义的味道。据史书记载,他年轻时初任济南相时,发现当地百姓大修庙宇,仅景王庙就修了600多座。百姓将主要精力用于敬神祭鬼的迷信活动,致使田地荒芜,经济凋敝,也使得官吏乘机敛财,腐败成风。曹操一到任,就毅然采取强制措施,将所有庙宇统统拆毁,并下令禁止官吏和百姓祭祀鬼神,将迷信活动彻底禁绝。   

赤壁大战之前,曹操写了一首诗慷慨激昂的《短歌行》诗来舒发自己的思想抱负与思贤若渴的心情,可有个将军却以迷信的观念说有些句子晦气、不吉利,惹得曹操生了气,打杀了这个人。

有个瞎一目跛一足名叫左慈的术士跑来给大家表演“特异功能”和魔术,什么搬运术,什么换物术,什么蔽眼法,弄来弄去,弄得众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可曹操认为那是幻术,是骗人的,并怀疑左慈是敌方的奸细,下令捉拿,吓得左慈逃跑了。

有一次,搞建筑需要砍伐一棵大树,有人说树上住有“神人”,大家就不敢去砍,曹操却不信邪,亲自去砍,树身流血他也毫不惧怕。

与诸葛亮的禳星乞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曹操临终前也重病缠身,别人要他设醮修禳,他说:“孤在戎马之中,三十余年,未尝信怪异之事。”“孤天命已尽,安可救乎?”遂不设醮。并嘱咐死后薄葬,葬于战国时期著名反迷信者西门豹的祠堂附近。

小说中的曹操是这样,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是这样。你看他《龟虽寿》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观昂扬,积极向上,充满着唯物观念。

虽然《三国演义》极力美化诸葛亮,极力丑化曹操,但人为的美化与丑化都是有副作用的。根据描写,读者看到迷信色彩浓重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不信鬼神,不信天命,不怕邪魔的曹操则豁达率真,形象生动。诸葛亮观念的落后性和曹操观念的先进性显而易见。所以我很赞成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论:“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这就是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要写孔明之智,而结果倒像狡猾。”(本文于2008年11月10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