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必担心、害怕自己没有位置,而应该担心、害怕你靠什么、凭什么能够立得起来,不必担心、害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干一番事业,别人自然就会知道你。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自己不同寻常之处。比如卖大米的不少,但有几个卖出了名堂,而有台湾“经营之神”的“塑胶大王”王永庆,他的第一桶金就是从卖大米开始的。
少年时代的王永庆,家境贫穷,连裤子都买不起,每天都穿着他母亲用面口袋给他改的一条裤子,上边还印有“中美和资”的字样。家里勉强把他供到小学毕业,王永庆15岁时到一家米店里做小工。聪明的王永庆,在工作之余留心观察卖大米的诀窍和学问,第二年他央求父亲支持他,他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米店。他父亲从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借来200台币,不久王永庆的米店就开张了。
由于资金少,王永庆的米店地处边远,门头又小,这对于小小嘉义县城的其他30多个米店来说,根本就够不上威胁。而离王永庆的米店不远处就有一家日本人开的米店,既批发又零售,谁又能到这家少年开的不起眼的小米店来买米呢,坐等不来,那就主动出击,王永庆背起米袋,走街串巷,一天到晚累得够呛,但米店的生意还是不见起色。
一天,王永庆在米店里望着米仓里的米发呆,突然一拍大腿,“有了!”,他喊来两个弟弟,开始干了起来。原来,因为那时碾米技术相对落后,当时的米中有好多没有脱干净,其中还有不少小石子、小木棒等类的杂质。王永庆和他的弟弟,干到半夜,把第二天要卖的米中的这些杂质,一粒一粒地拣出来。从此以后,买米的大婶口口相传,说王永庆卖的米几乎不用淘洗,由此米店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这就是王永庆卖米的第一招:“眼睛向内”,即让自己的产品物有所值。还有口碑就是最好的广告,人气、人脉要靠货真价实来聚集,这种做法显然要比故意往米里搀杂杂物的人要高明许多倍。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王永庆忙完米店的工作刚要上床睡觉,门外梆梆地敲门。打开门一看,是铁路对面旅馆的厨师,说刚刚来了两个客人还没吃饭,恰巧旅馆里没米了,他叫王永庆送点米过去。王永庆卖的米一斤只赚一分钱,但为了信义为了父亲经常在他耳边说的那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有钱,但有的是力气,王永庆量了米,冒雨给那家旅馆送了去。从此也开始了他的卖米第二招:“送米到家。”别人送米顶多送到家门口就完事了,王永庆不然。他到主顾家,假如还有没吃完的陈米,就先倒出来,放到一边,他把这家的米缸清洗干净擦干,倒进新米,找来几张白纸放在新米上边,再把陈米倒上。如此精细化服务,简直物超所值。这些细节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主顾,回头客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王永庆还有第三招:“巡视米缸。”他每次送完米,都拿小本本认真记下这家的人员、吃米以及发薪酬时间等情况,在这家米没还没吃完之前,王永庆准时出现。遇到家庭拮据的,等有了钱再给也行。这样既不失去老主顾,还没耽搁主顾吃米。这是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顾客的需要,就是王永庆的服务对象,如此做生意,如此去经营,事业怎能不兴旺发达。
王永庆在卖米当中赚了第一桶金,告诉我们凡事要多思所想,多从顾客的角度看问题,在细节中创新,眼光放长远,心襟放广大,看得准,干得稳,果断尝试,以善良温暖自己照亮别人,你不成功也就没有了理由。(本文于2009年5月19日发表于中财论坛)
上一条:投射效应是个飘来飘去的阴影
下一条:说说企业管理上的定律